隨著首都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產業中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勞動密集型的崗位將來會越來越少,而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崗位則越來越多。在這個基礎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自然提高。面對這一需求,職業教育院校勢必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培養出的畢業生在企業就業后能夠馬上進入工作狀態,與企業需求“零距離”。
所謂“零距離”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求職業學校學生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包括文化基礎知識和技術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要求其實踐動手能力要達到企業相當的水平,而不能到大企業后還要重新培訓。因此,職業教育現行的課程體系整體改革就要達到這個目標,讓學生在學校所進行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訓練都能夠滿足現實企業的要求。而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方式之一,就是目前開展的技能比賽。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副院長王福海表示,傳統的職業教育辦學方式是關起門來辦學。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學校必須要打開門辦學,請行業、企業參與到教育工作中來。以大賽為例,從賽項設計,比賽流程,評審標準都能看到行業企業的身影。尤其是評審這塊兒,首先考量的就是比賽成果能否在行業企業中得到應用,而后才是教學標準如何看待。同時,大賽促使學校建立了三級競賽體系,通過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活動,有效地調動職業院校學生學習各類職業技能的積極性,突出專業技能在職業教育中的位置,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推動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作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預賽,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各個賽項均由該領域中水平最高的學校作為牽頭校來完成組織工作,而大賽的主辦方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門一家,而是由政府、教育科研部門及社會中介組織共同參與,也體現了職業院校開門辦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