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有大學畢業生到職業學校接受職業教育的消息。前一段時間,就看到一則文學碩士畢業生到職業學校學習電焊的報道。本科生或者碩士生到職業學校學習技術,是一件很值得稱道的事。但人們習慣把這類事件稱做“回爐”,如“大學生‘回爐’讀職校”、“文學碩士‘回爐’學電焊”。這真的是“回爐”嗎?
《現代漢語詞典》對“回爐”一詞的解釋:“重新熔化(金屬);重新烘烤(燒餅之類)。”重來一次的目的是讓不合格的合格。本科生或研究生到職業學校學技術是“回爐”嗎?顯然不是。一是他們并不是本來的專業學得不好,二是他們不是回原來畢業的學校學習。如果硬要說是“回爐”,也只是回整個教育的“爐”,而不是職業教育的“爐”。
看似一個詞語的誤用,其實反映的是對職業教育的片面認識。
職業教育實際上是一種職業資格教育。正因為是職業資格教育,所以它又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理論上講,凡是需要從事職業的人,都要通過不同程度的職業教育,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正如駕車需要到駕校學習考執照、焊工需要到培訓學校考職業資格證書一樣,哪怕是碩士、博士,就是院士也不能例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學碩士想從事焊工,到職業學校學習焊接技術,不但正常,而且必須,沒有什么好稀奇的。把本科生、碩士生到職業學校學習職業技術看成是“回爐”,實際上是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見,認為本科生、碩士生到職業學校學技術是降低身份,甚至是碩士教育的失敗。其實,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孰優孰劣,是不可比較的。
我國職業資格依據職業技術的復雜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分為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等五級。不同的職業等級對技術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培訓的時間、工作的經歷以及對應的培訓學校也是不一樣的。中等職業教育大致對應中級技術工人培養,高等職業教育大致對應高級及其以上技術人才。現在的問題是,初級技術工人這個層次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似乎有所缺失。初級技術工人的培養屬于初級職業教育。初級職業教育不是學歷教育,而是一種短期培訓。這種短期培訓教育既可以在社會獨立存在(如駕校),也可附設在中、高等職業學校。它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正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但重點放在中高職的銜接和技術本科的建立,而對承擔初級職業資格的職業培訓似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從人才需求結構上來看,從初級工到高級技師的需求比例是金字塔形的。另一方面,初級工是晉升中級工的基礎,很多初入職者首先都是從初級工開始,是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如上面說到的碩士、博士,如果需要從事技術技能職業,又沒有基礎,必定是要從初級職業起步。所不同的是,由于他們的理論修養奠定了職業技術的學習基礎,初級工的學習時間可能會大大縮短,并迅速進入中級工學習階段。因此,當前在做頂層設計即構建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時,不能遺忘職業培訓,應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納入整體進行考慮,構建出適應需求的、完整的、科學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碩士 文明 文學 甘肅|蘭州|技校|技工|中專|大專|甘肅技校|蘭州技校|職業學校|職業技術|高級技工|甘肅中專|甘肅大專|定向招生|高薪就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汽車維修與美容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烹飪與酒店管理專業|工程司訓專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計算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