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17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暨全國高等學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2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理工大學召開。從事高校素質教育研究與實踐的相關領導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為我國的高校素質教育建言獻策。5月17日上午,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校長楊光岐教授在研討會主論壇上作了題為《民辦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探索》的發言,得到了參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改革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提高實效性。近幾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起步探索人文課程的教學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改革率先進行,初步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知識聯系生活”的教學改革理念,通過“專題式教學”、“問題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等構建了高效教學模式;通過“QQ”、“微信”等新媒體搭建了網絡交流平臺;通過開展調研、考察、討論會等實踐活動來深化對理論的理解;按照“生活德育的理念”,通過日常生活學習、活動和交往行為,認同、內化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人文課程的教學效果由“貼標簽”向“入耳、入腦、入心、入行”過渡,實效性大大增強。
挖掘課程人文素材,實現職業能力與職業精神培養并舉。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起步推進專業課教學改革,動員專業課教師探索專業課程實施素質教育的新途徑。一是將專業課中蘊含的人文素材挖掘出來,融合到傳授知識的教學過程當中。比如: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向學生介紹相關的科學背景和探索發現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求真精神;二是把職業規范、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教育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又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比如:醫學專業加強醫風醫德和人文關懷方面的教育,財會專業加強誠信不做假賬的教育等等;三是設置4學分的跨專業課程,提高學生未來職業適應能力。
以實踐活動為載體,開發大學生綜合素質。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根據學院的專業特色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現已成立四大類型社團協會54個,擁有社團會員26476人次,90%以上的學生都參加了社團。這些社團按照“自我組織、自我協調、自我實施、自我評價”的理念開展活動,每個學期都要開展社團文化周、大學生藝術節、周末文化廣場、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大學生職業設計指導等大型活動,內容涉及文學藝術、理論學習、體育健康、文化娛樂、創新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不僅極大豐富了大學生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計劃決策能力、宣傳鼓動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總結評價能力,同時在道德、心理、專業能力等方面都獲得了提高,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
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近幾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以培育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要內容進行了不懈探索。一是通過新生的人生規劃活動引導學生建立創新創業價值目標。二是開展勤工助學活動,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在校內和投資方的企業集團內部,為大學生提供“智力型”、“管理型”、“服務型”等類型的勤工助學崗位,讓學生感受創業的艱辛和快樂;三是舉辦創新創業大型活動,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新創業大賽、自我推銷營銷大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認知和能力;四是建立1.5萬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學生以團隊注冊公司的形式入駐創業園,學校設立300萬元扶持基金,助推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學校自創辦以來,圍繞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指導思想,已成功為社會輸送了50000多名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為推動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實現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后被評為“2014中國影響力民辦高校”、“2015河南應用技術類型十佳示范高校”。在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4年中國民辦大學排名中,學校位列全國第21名。
目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全校師生員工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爭創一流的決心、信心和勇氣,積極推進學校的建設、改革與發展,正在朝著創辦人民滿意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邁進。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素質教育自二十世紀90年代起步以來,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公辦高校的素質教育以“文化素質教育”為旗幟,“一呼而起,久經不衰”,取得了重大成績。當前,民辦高校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2013年民辦高校的在校生人數約557.5萬,已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的16左右。民辦高校如何實施素質教育?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的探索值得我們借鑒。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秉承“厚德敬業,求是致用”的校訓精神,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堅持“理論奠基、強化實踐、激勵創新、重在應用”的教學理念,努力培養“品德優良、身心健康、技能過硬、具有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應用技術人才”,事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
學校大力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堅持“立德樹人”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為重點,以“五個一工程”(即一個學期讀一本好書,一個月提一條合理化意見,一周給親人打一次電話,一天做一件好事,一天鍛煉一小時)為抓手,重點突出“天天學雷鋒”活動,將“天天學雷鋒”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與踐行校訓精神結合起來,與創建優良學風結合起來,與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起來,使“天天學雷鋒”成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常態,促使學生的學習力、協作力、創造力以及道德素養等終身可持續發展素質逐步提升。
注重身心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心素質。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大力加強身心健康教育。學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構和教學研究機構,建立了“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四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通過專兼職教師及朋輩互助等途徑實現全員參與,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宣傳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測試、心理咨詢等方式實現全員覆蓋,著力打造零縫隙心理健康教育工程。
學校通過體育課程、運動會、各類體育比賽、體育社團和俱樂部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堅持“陽光體育運動”、“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學生身心健康意識不斷強化,身體心理素質顯著提升,為成長成才打牢了基礎。
建設大學文化,培養大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學文化是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積淀形成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集中體現在學校的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和辦學理念中,是大學的靈魂。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大力弘揚“厚德敬業,求是致用”的校訓精神,圍繞培養“品德優良、身心健康、技能過硬、具有終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應用技術人才”的目標,努力優化校風、教風和學風。學校的建筑文化、制度文化、校園環境文化,都圍繞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展開;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餐廳、校園文明行為等活動融入了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大學文化潤物細無聲,不斷地給予學生心理暗示、潛移默化影響和激勵,促使學生的學習力、協作力、創造力以及道德素養等終身可持續發展素質逐步提升。大學文化成為隱性課程,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深化提供了持久動力。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育新 素質 模式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