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自治州的瀘溪第一職中,發現校園里掛滿了已畢業工作的優秀校友的簡介。一個個勵志故事,驗證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也激勵著在校學習的學生。
校長楊秀國告訴記者,瀘溪是國家級貧困縣,過去當地人大都認為只有考上大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但近些年來,送孩子來職中讀書的家長越來越多了。“這幾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平均月薪達3300元以上,這就讓家長們慢慢意識到了,讀職中也能改變孩子命運。”
瀘溪縣白羊溪鄉人楊蘭枝,家里兄弟姊妹多,家境非常困難。由于她耽誤課程,2008年初中畢業未能考取普高。楊蘭枝非常難過,之后就想去瀘溪職中讀書,但遭到父母反對。楊蘭枝苦求父母,發誓學成后償還學費。父母見她心意已決,便借錢湊學費送她上學。
入讀職中網頁設計專業后,楊蘭枝勤奮努力,還代表學校參加全省學生技能大賽榮獲三等獎。2011年,她畢業進入湖南一家文化公司,從普通的平面設計做到了經理。2013年,她選擇創業,與合伙人創辦了長沙視差文化傳播公司。
回首這段求學往事,楊蘭枝非常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職業教育能教會我一技之長,也能讓我的人生插上翅膀。”
在湖南商務職院,去年剛從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王維,也用自己的奮斗詮釋著另一個勵志故事。
從小熟悉電子產品的王維,懷著自己的商務夢,2011年來到了湖南商務職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習。2013年,在兼職工作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了汽車的核心零部件——發電機調節器的市場價值。王維說:“當時我了解到,國內使用的汽車發電機調節器80%是國外產品,價格非常昂貴,利潤很高。”
能不能自己研發取代國外產品呢?說干就干,王維立刻帶領同學組建了創業團隊,借資10萬元創立了長沙市耐爾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始小批量研發產品,并在阿里巴巴平臺上建立了網絡店鋪。沒想到,才一周就不斷有人咨詢、要求購買產品。“第一個月,我賺到了2萬元。”王維告訴記者。
緊接著,他們又成功研制一款低轉速汽車啟動發電機的調節器,并獲得國家專利。擁有最新產品后,王維立即運用所學展開網絡營銷攻勢,在慧聰網等平臺上開設了多家B2B連鎖店鋪,訂單從全國各地飛來,最大的一筆訂單高達158萬元。如今,耐爾安公司年銷售額已達600多萬元。
王維說:“在創業浪潮中,我們職院學生有技術、有技能,這是我們贏得勝利的利器。我公司里的員工有65%都是職院的畢業生,只要我們勤奮努力,我們也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康家軍,瀘溪縣合水鎮罩子坪村人,1999年畢業于我校中學農村家庭經營專業,現就職湖南金房集團設計總監,年薪60萬元。”
“楊紅敏,瀘溪縣合水鎮人,2005年畢業于我校航空服務專業,現就職周大生珠寶鑒定師,年薪23萬元。”
……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湖南 職業教育 教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