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會出現(xiàn)那么幾次反轉(zhuǎn),通向未來的路徑也因此改變,尤其是處在媒體的聚光燈下,成為輿論焦點之后。而這又會對他們的人生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他們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了?心路歷程又是怎樣的?齊魯壹點即日起推出“回望那年那人”系列報道,回顧過去、注目現(xiàn)在,為您呈現(xiàn)曾經(jīng)被齊魯晚報重點報道的人物。
一邊是文學碩士的文憑,一邊是技師學校的電焊專業(yè),2013年的一個決定,讓這兩條看似平行的“學業(yè)線”相交了。“就業(yè)就好像面子與里子,當里子戰(zhàn)勝了面子,就業(yè)前景就豁然開朗。放下包袱學技術(shù),回頭看,我不后悔。”如今,拿起焊槍的文學碩士李強成了山東技師學院電氣工程系的一名專職教師。
干過記者、當過秘書、做過裝修,用李強自己的話說,他骨子里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28日,瘦瘦高高的李強騎著摩托車從課堂匆匆趕來。初次見面,已經(jīng)接受過上百家媒體采訪的他笑著說,自己只不過是學了個手藝,沒啥。
不過,拿著文學碩士文憑到技校回爐的決定還是讓李強的履歷顯得與眾不同。20年前,與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高考(微博)生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希望家中獨子李強能通過高等教育出人頭地。
2000年,從濱州學院中文系畢業(yè)的李強順利進入一家中學教學。“當時沒有編制,只是代課老師,一個月工資也就五六百元。”這份工作,李強干了兩年。不甘寂寞的他選擇考研(微博),于是,青島大學文學院成了李強的第二段大學校園經(jīng)歷。在這里,李強結(jié)識了人生路上的導師徐鵬緒教授,也正是有了徐教授的牽線搭橋,李強才選擇學習電焊專業(yè)。
從專科生直接闊步成為研究生,鍍金成功的李強卻沒能享受到碩士學位帶來的魔力。“2008年,研究生畢業(yè)的時候,學歷沒有讓我成為企業(yè)爭搶的‘香餑餑’,找工作仍然很難,甚至有些同學根本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李強在青島一家私企做起了文秘的工作。
讀研(微博)三年、工作十年,大學畢業(yè)后,李強折騰了整整13個年頭。“2013年做私企行政的時候,工資收入能領(lǐng)到4000元左右,但我還想再好一點。”事實上,在從事辦公室工作之余,喜歡動手的李強學會了房屋裝修,甚至連辦公設備的維修也是信手拈來。
2013年7月30日,這個日期深深地印在李強的腦海里。在徐鵬緒的推薦下,李強做了一個在外人和家人看來都難以接受的決定:去萊蕪技師學院學電焊,一切從零開始。“過了自己這一關(guān),剩下就沒什么了。”李強說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在技校學的都是很實用的知識,學了就能用。當時,本報曾給予報道,而李強也成了全國輿論的焦點。
延伸閱讀: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華麗 技校 山東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yè)技術(shù)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甘肅地鐵專業(yè)|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