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造業高級技工短缺。在我國7000萬產業工人中,只有1/3是技術工人,其中初級工占到了60%,中級工35%,高級工僅為5%。德國高級工的比例為35%-40%。從學歷上看,德國等先進工業國家很多本科畢業的一線工人,而我國本科畢業的一線工人數量很少。
我國在人才職能的分布上,貿易、金融、銷售人才占比過多,普遍輕視實體經濟的發展。而美國和德國排名第一的職能,分別為運營和工程。
職業教育與企業、產業結合不緊密,職業教育的教材和設備滯后于企業的發展。例如,一些職業院校的數控專業的教學理念和設備,還是傳統的數控專業所學的知識。而很多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早已淘汰了該種模式。有的學生只能背程序應考,不能解答創新課題。
我國生產一線高技能人才待遇偏低,社會地位不高。企業職工和青年學生學習技能積極性普遍不高,制造業人才仍然面臨發展渠道窄的問題。像焊接等許多培養一線操作工人的專業,招生情況每況愈下,每年都會減少班數。
人才是建設制造強國的根本。缺乏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再好的設計、圖紙,也難以轉化為產品。德國等制造業強國的經驗說明,支撐制造業發展,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大量經過技能培訓的高素質勞動者。“十三五”期間,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應將培養生產一線高技能操作人才,作為一項中長期戰略發展任務。實施職業教育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對接。
我國制造業具有十年以上經驗人才短缺。以國防與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為例,在人才的從業年限上,一方面,我國具備十年以上經驗的資深人才,比率僅為19.3%,而美國擁有十年以上資深人才的比率高達57.3%。另一方面,我國在該領域擁有十年以上經驗的資深人才,轉行的比率高達43.3%。
我國制造業一線生產技工人才出現斷層。由于傳統制造業領域大中型國有企業的轉型、解體,直接影響到一線生產技工人才斷層。許多未經過嚴格技術培訓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成了一線技術工人的主要來源。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制造 職業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