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省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開展的縣級政府及其黨政主要領導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考核了解到,繼2014年長沙市、株洲市的8個縣市區建成教育強縣市區,2015年我省又有7個市的21個縣市區建成教育強縣市區。這21個縣市區教育改革發展呈現出一些新亮點、新特色:
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的發展規模持續擴大。21個縣市區普遍把發展學前教育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加大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力度,城鄉間辦園水平差異進一步縮小,基本形成了城鄉統籌規劃,合力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良好局面,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長沙縣制訂了學前教育發展系列規劃,近四年共投入2億元建設經費,新建、改建、擴建43所公辦園,136家民辦幼兒園被認定為縣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近兩年面向社會共招聘了50名公辦幼兒園園長、幼師充實到各鄉鎮(街道)公辦幼兒園。攸縣每年投入1000萬元,支持公辦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株洲市石峰區每年安排專項經費5萬元,專門用于幼兒園教師的培訓,提升保教質量。桂東縣堅持“公辦、普惠”同步發展的辦園模式,2014年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占幼兒園總數的80.4%,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81.2%,學前一年教育普及率達99.3%。懷化市洪江區為每所公辦園辦理了組織機構代碼證,每個公辦園均為獨立法人,在農村幼兒園實行免學費、免中餐費、免園車接送費的惠民政策,全區幼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100%。
高中階段教育加速發展。各縣市區全面實施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工作,積極探索普通高中特色發展之路。同時多數地方加強了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推進校企合作,加快培養培訓當地各專業門類的緊缺人才,教育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的能力不斷提升。長沙縣致力于“優質化、精品化、特色化”建設,投資2.3億元實施普高基礎設施建設和改擴建工程,打造以長沙縣一中和長沙縣實驗中學為龍頭的高中教育教學聯合體。瀏陽市近十年堅持將省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標到校,非省示范性高中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消除了初升高擇校,推進了教育公平和全市高中教育均衡發展。郴州市北湖區采取資源整合的發展策略,將原市五中、市三中、五嶺閣中學三所學校的高中部,整合成新的市三中,辦學條件和辦學環境大為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升。望城區以職業中專為平臺,創建職教中心,2014年入圍首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區)。桂東縣投資8000萬元建立了職業教育新區,將縣電大工作站、職業教育中專整合到職教中心,實現“統一項目規劃、統一經費管理、統一培訓調度”。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以園區企業為依托,豐富校企“共建、共管、共育、共享”內涵,創造了“校廠一體、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經費保障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各縣市區教育經費均實現了“保基本、保運轉、促公平”,義務教育全部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用于教師工資以及維持學校運轉的經費投入,與改善辦學條件的財力基本相當。各縣市區普遍設立了每月300-700元不等的邊遠地區農村教師特殊津貼。特別是隨著我省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各地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大幅度增長。攸縣近年來投入2.6億元,新建、改造校舍近21萬平方米,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46所。岳陽市云溪區近三年累計投入1億余元實施教育資源整合工程,整體改造了13所薄弱學校,部分改造了6所薄弱學校。懷化市鶴城區啟動“村小建設年”計劃,共投入4300萬元,改擴建村小、教學點23個。常德市武陵區2014年啟動教育三年攻堅項目,計劃投入3.6億元,重點實施城區學校新擴建、農村薄改、幼兒園建設三大工程。望城區、醴陵市將高中債務化解納入了財政預算,每年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用于貼息,高中教育財政撥款占學校總支出的比例在50%以上,保障了學校正常運轉。茶陵縣、炎陵縣近三年來,分別投入2000余萬元、700余萬元用于縣職業中專硬件提質改造。
城鄉義務教育更加均衡發展。21個縣市區以薄弱學校改造、合格學校建設、教師資源均衡配置、教育信息化為抓手,推動城區學校與鄉村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縮小辦學資源差距,提升區域內學校辦學條件均衡化水平。岳陽市岳陽樓區設置了儀器設備、校園網絡、圖書資料均衡配備專項資金,向偏遠薄弱學校傾斜投入。雨花區每年新增5000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入學,區內符合條件的務工人員子女、殘障兒童入學率均達100%。通過創新實施“企業參與、縣域整體推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程度不斷拓寬加深。株洲市石峰區學校無線網絡全覆蓋,“手提電腦+電子白板”100%到班。衡陽市雁峰區、蒸湘區建成了基礎資源網分中心,實現了設備通、資源通、教學通、家校通。岳陽市云溪區所有學校均裝備了電腦室,實現了校校通、班班通,鄉鎮及以上教師配備有筆記本電腦,義務教育階段在職教師100%開通了個人學習空間。衡陽市雁峰區、蒸湘區、石鼓區、珠暉區整體推進以養成教育為核心內容的學生德育教育“衡陽模式”,2015年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株洲縣政府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課改經費,同時推動學校建設“環境幽雅、布置高雅、師生儒雅、管理規范”的美麗校園,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我省新建成 21個教育強縣市區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