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學校工作近十年,我認定了一個觀點:在其他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真正能夠將中職教育救出泥沼的一定是對口升學。近年來,我任職的學校就是通過適當轉型,讓升學和就業并行發展,才由門庭冷落變為炙手可熱。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就出臺了“對口升學”政策,可是,長期以來,中等職業教育都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為目標,加之對口升學的計劃不足,對口升學并沒有形成氣候,很多中職學校都沒有開辦對口升學班;辦了對口升學班的,也基本上是一個“搭頭”。甚至有不少地方和學校對對口升學懷有偏見,以為對口高考是與職業教育辦學方向相違背的,與應試教育沒有兩樣。
這種觀點其實犯了三個錯誤:一是錯把高考等同于應試教育。實際上,高考并不必然導致應試教育,如果把高考當作教育的全部目的,才是應試教育,如果把提高學生素質、培養能夠創造個人幸福生活的公民當作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素質教育。只要轉變教育觀念,中職學校舉辦對口升學,也能避免陷入應試教育的怪圈。二是錯把對口升學教育看成是非職業教育。對口升學開設的是職業教育系列課程,與普通高中開設的課程是不一樣的,對口高考除了考文化基礎課外,還要考專業課,有的高校還加試技能操作(如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沒有考上大學的中職畢業生依然可以憑借所學專業實現對口就業。對口升學教育是正宗的職業教育,并非中職學校搞的另類教育。三是錯把培養直接面向就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當作中職學校的唯一任務。中等職業教育作為一類教育的中間層次,理應具有就業和升學兩大職能,對口升學完全是分內工作,并不是在為普通教育“打工”。
事實上,中職學校舉辦對口升學教育,是激活中等職業教育最有力的措施,不僅可以有效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內部結構,滿足一部分在校中職學生繼續升學深造的愿望,為中職學生的前程增開一條通道,還能增強中職學校的吸引力,有利于初中畢業生按照個人興趣和特長合理分流,改變“中職學校是差生集中營”、“中職教育是差生教育”的觀念。
近年來,職業教育邊緣化,高技能人才短缺,已經成為教育關注的焦點。國家也在積極采取措施,打通中職、高職專科、高職本科及以上層次的職業教育通道,并通過引導部分本科院校轉型,擴大對口升學計劃范圍,全面建立起職業教育學生成長成才的“立交橋”。在新形勢下,各中職學校要抓住機遇,理直氣壯地把為高等職業院校輸送專業人才作為主要任務之一,將對口升學作為“重頭戲”來唱,補齊中職教育的短板。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既不能把中等職業教育辦成“邊緣教育”,也要防止把中等職業教育辦成“升學教育”。一定要兼顧好就業和升學,促進中等職業教育和諧發展,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搭頭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