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五周年特殊教育發展情況。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實現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免費。據《特殊教育專題評估報告》顯示,我國基本實現了30萬人口以上且殘疾兒童較多的縣都有1所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學校的目標。預計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年生均公用經費將不低于6000元。
延長特殊教育免費的年限,讓特殊學校布局得更合理,并增加投入經費,相比于以往,這是很值得肯定的做法。但就特殊教育的具體需求來說,探索出適合每一位殘障者需求的教育模式顯然更為重要。
目前,雖然國家出臺了有利于這些學校發展的政策,但實際上,除了部分類型的殘障兒童(肢體殘障或輕度視覺殘障)能夠便捷地到普通學校接受教育,其他殘障兒童只能就讀于特殊學校或者輟學,這顯示出普通學校包容性較差,教學設施、師資配備較少考慮殘障學生的需求。在加大特殊教育投入的同時,如果也能兼顧改善普通學校的相關設施、師資,確保更多的殘障兒童可以便捷地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則善莫大焉。
以美國為例,“回歸主流”運動的核心內容是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能在限制最少的環境中接受教育,使得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再是分離的系統,兩者共同承擔教育殘障學生的責任和使命。融合教育是一種更具包容性的教育模式,既可以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也可以讓殘障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
相比之下,“12年免費教育”更像是慈善式的福利標準,更像是對殘障兒童的整體“安置”,而不是基于個體發展的、發掘不同殘障者潛力的教育規劃。發展特殊教育要摒棄這種“做慈善”的心態,努力回到提供多樣化的教育服務、促進社會融合的軌道上來。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心態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