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研制的管網式人工降雨模擬裝置和雨水滲入特性試驗裝置。它可以展示雨水對高鐵、高速公路路基中紅砂巖的破壞程度和發展規律……”在湖南城市學院結構實驗室,90后大學生程超談起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取得的科研成果滔滔不絕。
近年來,該校從校企共建、師資建設、能力提升三個維度出發,在學生“執業能力”培養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
“企業招聘過程中衡量人才的標準是什么?企業需要畢業生具備哪些技能?”今年6月,一場耗時近6個小時的座談會在湖南城市學院會議室舉行。該校土木工程學院與湖南建工集團就人才培養方案改革進行了深入對話。
兩個月后,該校就將當前建筑行業中最先進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引入了土建類專業教學計劃。從2010年起,該校每年都會與建筑行業的大型企業舉行專業與行業的對話。幾乎每年該校土建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都會根據行業的需求進行調整。
“我們就是要通過與行業領頭企業的交流,不斷修改我們的培養計劃,讓學生的執業能力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實現學校、學生、用人單位的共贏。”校長李建奇表示。
教師執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執業能力的高低。對此,該校采取了“回爐企業”、“指派導師”、“鼓勵考證”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土建類青年教師的培養。
謝金是該校土木工程結構教研室的一名青年教師。初登講臺,謝金面對教材總感到束手無策,教學效果欠佳。為了幫助他成長,學校指派了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作為她的導師,進行為期兩年的教學指導。同時,學校利用校企合作平臺,讓謝金赴湖南建工集團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項目實習。
如今,謝金在2015年全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并獲得了國家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證書。
2012年至今,該校土建類專業已經有25名青年教師接受了“青年教師導師制”培養,并通過校企合作,“回爐”企業進行實訓。其中近80%的專業教師獲得了注冊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行業資格證書。
2014年該校土木工程學院蔣建清博士獲得了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他的團隊中三位來自土木工程、地下空間工程和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90后本科生格外引人注目。
在實際教學工程中,湖南城市學院提出了“項目制”實驗教學標準,鼓勵學生參與創新性項目研究,并讓學生參與企業橫向項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工程施工、檢測、設計等企業工程項目。
“2斤的白卡紙模型,接受重量160斤鋼珠顆粒的垂直沖擊”、“木條和膠水制作模型,接受多向重壓測試”……每年學校都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大學生結構模型競賽。以開展專業技能競賽為平臺,該校土建類學生在國家級競賽中獲獎20項、省級競賽中獲獎64項,指導教師黎永索被學生親切地稱為“獲獎專業戶”。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湖南 師生 科研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