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某高校開設了一門“青春無悔課”,要求女生填寫承諾卡,并宣誓拒絕婚前性行為。
理清究竟是怎樣的課程,對分析這一事件很重要。如果這反映的是學校或學院層面的意志,那么,這需要反思學校的育人理念;而如果是開課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內容,那這要追問學校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學,有無合理的評估機制。但不管是哪種情形,都反映出一個共同問題,即高校還不懂得怎樣自主開設校本課程。
近年來,隨著落實和擴大高校自主權改革的推進,高校自主開設專業、課程的空間增加,這本來是好事,但是,不少高校在建設、增設校本課程時,卻有些隨意,往往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由學校和學院領導,決定增設本校的校本課程,相關教師按照領導的意圖落實;二是鼓勵教師開設課程,但對課程缺乏論證、評估,只要教務部門批準,就列入選修課表,供學生選修。這樣一來,高校新增的課程經常引來輿論爭議,在高校、教師看來是創新,可卻遭遇“無用”、“無聊”、“低俗”、嘩眾取寵以及有違倫理等質疑。
從自主辦學角度看,輿論的爭議,又形成對高校自主辦學的干擾,如何設置專業、課程,怎樣開展教學,是屬于學校和老師的權利,但高校的辦學現狀無法讓高校獲得社會對自主辦學的尊重,這讓自主開設校本課程陷入兩難困境——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而學校也對社會輿論多有抱怨,說這是抹黑、扭曲學校辦學。
客觀而言,不論是行政力量對高校開設專業、課程的干預,或者是社會輿論的動輒質疑,都可能構成對高校自主辦學的影響,不利于學校自主辦學。行政部門、社會輿論可以對高校進行監督,但監督主要針對高校的戰略、財務,以及是否公平對待師生,是否侵犯師生的權利,而高校則必須建立用好自主權的機制,以此樹立自主辦學公信力。
回到這則新聞中來,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簽承諾卡,這屬于什么教學活動?如果是學校布置給教師的教學要求,那么學校有權要求嗎?如果是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教師有權要求學生這么做嗎?學生承諾拒絕婚前性行為,這就能讓青春無悔嗎?這些問題,都該是學校、學院在論證課程時要涉及的,進而為開設課程建立基本規范,把高校自主開設校本課程納入正軌。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高校自主開課不能太隨意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