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業教育而言,校企合作不僅是重要教學課程的必要內容,也是職教學生實際產業能力培養的必要環節,更是職業教育從質量上與產業發展緊密捆綁、協同促進、雙贏互惠的必要形式。
那么,就中職、高職而言,校企合作的現狀究竟如何呢?我們期待著怎樣的校企合作機制?我們能夠為機遇期的中國職業教育提供理想的校企合作大環境嗎?
去年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這樣明確的表述,讓一度徘徊掙扎的職業院校倍感鼓舞。同時,“產教深度融合”的提法,再次為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期盼。
校企合作,多方共贏的平臺
“對于職業教育而言,強調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是必然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商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大成認為,校企合作對職業院校起著內容的基礎支撐和能力的實際提升兩方面作用。他這樣定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強職業院校課程專業化、建設職教精品課程、加強專業實訓內容、引進企業‘雙師型’教師、熏陶企業文化、培養適銷對路畢業生的最佳途徑。”
校企合作,看上去很美?
上海交通運輸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鮑賢俊認為,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必然的發展選擇:“職業教育貫穿于勞動者整個職業生涯,以培養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變化的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為己任,日益成為勞動者的需要,成為社會和行業企業的需要。這就要求廣大職業院校積極促進校企緊密合作、深度合作,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適應行業企業轉型發展以及勞動者的職業生涯發展。”
“企業毫無疑問需要高素質技能人才,也愿意提供合作平臺,因為企業深深體會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浙江思珀整合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鐘俊嶺坦言:企業為院校提供的是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中,職業院校的學生可以實訓、就業、甚至創業,讓學生們來練練手、熱熱心,這對于企業成長和創新活力培養,實際上是有好處的。何樂而不為?
的確,離開了校企合作辦學,職業教育更加勢單力薄;職業院校培養不出高素質高技能的適需人才,企業將在低水平層次徘徊得更久。世界銀行在2011年就指出:中國現在低技能工人的飽和與高技能工人的匱乏加大了中國企業提高產出質量、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的難度。
無疑,良好的校企合作為職業院校、企業、學生,乃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人口素質優化,構建了多方共贏的平臺。
也正是因為這一基本定位。去年年初的國務院常務會在明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幾大措施中,提出了“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完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擔任專兼職教師的政策”等內容。
有心人不難看出:在中國職業教育蓄勢待發的這個年度,中央政府對“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從戰略角度重新審視、深度挖潛、認真布局、具體落實。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校企合作,看上去很美?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