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8日,來自上海11所中職學校的師生代表踏上前往米蘭,參加由上海市教委與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舉辦的“2015米蘭-上海國際青年創意文化周”活動。市教委圍繞“傳播中國文化,放飛青春創意”的核心理念,從民族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角度,選取了嗩吶、戲曲、瓷刻、果蔬雕刻、旗袍盤扣、剪刻、木板水印、面塑、手繪折扇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世博會現場以表演、展示、互動的形式,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近距離地感受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能在世博會的平臺上進行展演,也讓上海中職學校的師生更深切地認識到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繼承者、創新者、傳播者的責任。
美輪美奐的昆曲花旦,悠揚響亮的嗩吶金聲,腳踩祥云的盛世龍騰,古色古香的梅蘭竹菊……盛夏中正在舉行的2015米蘭世博會上,上海中職代表團帶來了他們的“拿手絕活”,分別在水館、中國企業聯合館、愛爾蘭館和中國館進行展演,讓這些獨具東方韻味的中國文化藝術展示在西方舞臺上。
傳承者:民族文化入校園、入課堂
傳承民族文化,上海中職學校的師生承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來,上海中職學校成立了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基地,通過學校的專業設置和社團活動,帶領中職學生學習制作傳統文化藝術作品,掌握傳統工藝技術,繼承前輩的藝術遺產。
本次展演的項目包括多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的木板水印,上海市楊浦職業技術學校的剪刻,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的瓷刻等。王潔稱,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為民族文化傳承基地,設立了許多民族文化傳播項目。例如在中華藝術宮等地開展民族音樂講座、定期舉辦民樂演出等。在課堂里,民樂專業的學生除了跟隨專業教師學習傳統的民樂演奏外,還與作曲課程進行交叉學習,將民族樂曲融入現代音樂的元素,傳承民樂文化的同時進行大膽創新。
上海新聞出版職業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青年教師畢紅介紹,在學校,民族文化除了在課堂有所展現,還融入各類社團、興趣班活動中。粉筆雕刻、木版水印、旗袍盤扣等內容都受到中職學生們的喜愛。年僅16歲的曹思奇來自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展會設計與制作專業,在校期間,通過參與學校社團活動,曹思奇與木板水印結下了一段情緣。原來,上海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校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與朵云軒合作在學校設立木板水印社團,并邀請學生們到公司進行實踐。
出發米蘭之前,曹思奇每天早晨8點半來到朵云軒公司,由專門的木板水印師傅帶教,一直訓練到下午4、5點才能回家。接觸這項技能一年多來,雖然刻板的過程讓曹思奇的右手拇指繭痕累累,而且小小一塊板,往往需要好幾天的刻工,但他卻越學越喜歡,一想到自己制作的作品既是對古代藝術作品的復制和保存,還是對現代藝術作品的創新,他就學得更加投入。在世博會展示期間,小曹的作品吸引了眾多游客,他們都會愛不釋手地欣賞把玩良久。
曹思奇告訴記者,目前上海只有朵云軒有木板水印技術,全國范圍內,也只有天津、北京幾家公司在傳承此項技藝。“木板水印是一項比較精細的工作,需要技師精神始終保持高度集中,并要有足夠的耐心。能夠靜下心來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來從事這一技能,我的內心感到非常踏實。”未來,曹思奇的目標就是將木板水印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揚下去。
此次米蘭世博會期間,上海市群益職業技術學校師生們帶去了三件旗袍,并現場展示了旗袍盤扣的制作技巧,引得觀看的游客陣陣喝彩,紛紛與旗袍合影。該校服裝專業教師、方聞介紹說,這三件旗袍來歷可不小,是中國傳統旗袍與現代歐美禮服進行“嫁接”的旗袍禮服,即中國傳統旗袍的工藝,加上禮服的外形,更能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擴大旗袍的穿著場合。
據悉,群益職校與龍鳳旗袍進行校企合作,聘期龍鳳旗袍第七代傳承人徐永良師傅走進學生課堂、社團,親自指導學生們進行旗袍的設計和制作。每周六下午,還特別針對學校里的新疆班學生開設興趣小組,提升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可。“我們有4位新疆班的同學曾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金牌,他們對學習傳統旗袍的制作工藝非常感興趣,還說要將旗袍制作方法帶回新疆,發揚光大。”
上海市楊浦職業技術學校美術教師張莉莉介紹說,在學校里,剪刻傳統文化內容融合在學校社團、技能加強課中。專業教師先通過理論教學,向學生介紹剪紙的樣式、流派、歷史傳承等,讓學生首先對這樣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我們的剪刻藝術不是傳統意義上剪紙那樣簡單,而是將剪紙與色彩構成、平面構成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相結合,”張莉莉介紹說,“學校里開展的剪刻作品可以由皮質、各類彩色花紋圖案的紙頭制作而成,學生通過各自奇思妙想,形成一幅幅佳作。”
傳播者:“受到認可我們深感自豪”
作為開場曲目,《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嗩吶樂曲吹奏起來,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展館前立刻聚集了大批游客。樂曲富有濃郁的中國韻味,通過特別的編排加入了《百鳥朝鳳》部分樂曲,游客們都深深陶醉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生張可可的演奏中。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來到米蘭世博會的舞臺上,對張可可而言并不容易。在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青年教師王潔的指導和編曲下,師生二人一共準備了兩首曲目,按照不同演出場合編排了5個版本,前后集訓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雖然登臺表演的機會不少,但以往多是在專業的音樂廳內演奏,面對眾多國外游客在戶外進行表演,張可可的舞臺經驗不算豐富。“除了演奏技藝之外,需要不斷練習用動作和眼神與觀眾互動,吸引他們的興趣。對自己是一次挑戰,也豐富了自己表演經驗。”
這位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嗩吶專業學生從6歲起學習這一傳統民族樂器,雖然立志要從事嗩吶表演,但令張可可覺得困擾的是,在國內不少人覺得嗩吶是有點“土氣”的民族樂器。但在米蘭的舞臺上,張可可僅僅用30秒的表演就能征服在場所有觀眾。“當時覺得非常自豪,我用最傳統的民族樂器能夠打動外國友人,音樂是無國界的,嗩吶也能走遍世界!”
這個秋天,張可可即將升入上海音樂學院成為嗩吶演奏專業大一新生,有了米蘭之行的難忘經歷,他對自己的演奏事業增添了更多信心。“嗩吶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民樂演奏之上,還要進行傳播和創新。大學期間,我想要繼續將嗩吶最原汁原味、最傳統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傳承下來,并嘗試將嗩吶演奏與現代派樂曲進行融合,對嗩吶進行更多元化的表現。”
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是青年一代責無旁貸的責任,米蘭世博會的展演則讓每一位上海中職院校師生都對自己作為中國文化傳播者的角色有了切身的感受。
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的師生用輕便材料雕刻出一條活靈活現的中國龍,這條龍一擺出來便引來陣陣合影高潮,在搬到下一個展出地點時,更是成為移動的焦點,被無數次攔下來合影。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的戲曲人物造型一出現,就成為中國館前的最熱門的景點,無數世博游客排隊等著合影。
上海市逸夫職業學校視覺傳達專業教師陸珺在本次米蘭世博會上展示了折扇繪畫的技能,“每次展示折扇繪畫技能并把扇子贈送給他們后,都能得到他們大大的擁抱和熱情的親吻,還有不少外國友人堅持要親自體驗繪畫的過程,甚至不惜等候一兩個小時。每當這時,都能體會到作為一個民族文化傳承者的驕傲,都為我們國家有這么多優秀的文化內容感到自豪。”陸珺在逸夫職校工作的13年里,出國展示交流機會并不算多,她暢想著:“有了這樣的契機,不僅增加了中職學生的自信,更是讓他們鉚足了勁頭提高技能技藝,盼望今后這樣的活動機會越來越多。”
創新者:傳統與時尚的碰撞
傳統文化要在流傳的過程中煥發生命力,必須求新求變。在繼承前輩傳下來的文化遺產基礎上,發揮新的創意,讓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現代生活和流行時尚交相呼應,是本次上海中職展演項目的共同特點。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昆曲花旦的唯美表演,讓四周的觀眾沉靜屏息,緊接著,花臉武生踩著鏗鏘的鼓點上場,忽然之間,背景音樂變成了邁克爾·杰克遜的名曲,演員隨著強烈的節奏跳起了搖滾,觀眾先是一愣,隨即獻上尖叫,并跟著音樂搖擺起來。
類似地,陸珺手中的折扇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我們將意大利文化、意大利建筑、意大利美食、西方繪畫方式等幾個板塊進行設計和總結,同樣繪制在折扇面上,國外游客喜歡得走不動路了。”陸珺回憶說,此次展示中,她前后帶去了近百把折扇,被游客一搶而空。
創新,同樣體現在教育教學方式上。陸珺介紹,逸夫職校的王牌課程——美術手繪專業課堂上,學生們的作品不只是被收藏在課堂里,還要與現實生活中的產品相結合,接受市場的檢驗。當傳統繪畫技藝與環保袋、滑板、T恤、杯子相遇,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學生在傳承文化的同時,應該懂得自己的責任不僅僅在于成為一個藝術家、設計師,更是要明白學會技能的目的,是要與實際生活相關聯,是要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有一項規定,年輕教師們要選擇1-2項傳統文化項目進行傳承和創新,將現代元素融入到產品中去,并在校內外定期開展交流展示活動。木刻專業教師趙晶晶與美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合作,將傳統木板雕刻的常規圖案——梅蘭竹菊等內容,更換為現代時尚設計的點線面結構,創造出耳目一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上海市商貿旅游學校烹飪學科帶頭人、全國教學名師張桂芳帶領學生們在米蘭展示了面塑這一傳統技藝。一個個面團經過師生之手,竟然重現出老上海弄堂游戲的場景,不僅人物動作惟妙惟肖,就連發型、人物的神態都刻畫得栩栩如生。張桂芳稱,這次帶來展示的面塑造型上做了創新突破,除了反應市井百態,更有水果果籃、蔬菜等與日常生活接近的造型,還有憤怒的小鳥等形狀,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受眾的審美。
此次米蘭之行,陸珺還帶去了一件“特殊的禮物”。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逸夫職校學生田茜茜在老師的指導下,比照中國館造型雕刻了大大小小十余枚印章。她巧妙地利用印章在畫紙上印下了一張巴金先生的畫作,并許下心愿,如果這張畫作能在下一屆世博會上展出就好了。今年,陸珺背著這幅畫來到米蘭,為上海世博會和米蘭世博會“心連心”搭建了橋梁。
米蘭世博會的舞臺,展示了上海中職師生風采,是上海中等職業教育近年來改革發展成果的體現。傳承民族文化,中職師生責任重大,他們深切地意識到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者、繼承者、傳播者的責任。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生風 米蘭 世博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