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艱難轉型
一家實行計劃經濟60多年的老店要轉身闖市場,何其艱難!
一個“請”字,凸顯了“鐵老大”的大權在握;一個“費”字,傷了多少客戶的心。鐵路貨改從簡化辦理手續入手,將存續60多年的繁雜手續簡化為4項,并徹底規范收費項目,實行運費“一口價”。同時,實行貨運敞開受理,開展“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使鐵路加快走向了市場。
在鐵路行當里,把礦石、鋼鐵等大宗貨物叫作“黑貨”,零散雜貨被稱為“白貨”。改革就是改變一頭沉的運輸結構,千方百計抓“白貨”。
數千名鐵路營銷員走向了市場,在淬煉中轉型:54歲的沈陽東貨場營運部經理王明奎干了30多年貨運,“半輩子坐等貨來,客戶求我們,遭白眼受冷遇;現在卻蹬著自行車挨家問:有沒有要運貨的?最初也吃了閉門羹。”
途經東北三省及河北的19個市、31個縣,每日開行26列,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沈陽鐵路局將這種班列取名為“東北貨物快運列車”,就是要讓“白貨”在鋼軌上高效運轉起來。
鐵路人沒有退縮。他們用堅持和真誠贏得客戶。
“我們以前放棄鐵路,一是費用高,二是服務差,三是時間沒保障。”沈陽順鑫物流公司總經理吳妍說,鐵路突破了這三大問題。
沈陽順鑫物流公司從一車、兩車開始試起,現在公司里的15臺大貨車都賣了,改用鐵路。這樣回流的客戶在沈陽鐵路局越來越多。
東北貨物快運列車從最初單日收貨不足5噸,不到半年就增加到日均發貨3萬噸,占到了全路的一半。
在沈陽東貨場,既有裝運華晨寶馬小轎車的集裝箱,也有成箱的薯片、礦泉水、酸奶,“黑貨”“白貨”各得其所。貨場營業大廳里,看不到貨主,90%以上業務都通過網上辦理。鐵路人在自我改革與轉型中贏得希望。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常態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