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教育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每當談及教育時,我們總習慣于把學校作為承擔教育使命的重要載體。事實上,教育是涉及人的身心發展和社會實踐的綜合性活動,這就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可以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也可以是與教育有關的校內外的服務人員、管理人員等。在本質上,教育是一堂社會公共課。
我們每個人都接受了時間長度不等的教育,個人知識的獲取、人格的培養、價值觀的形成等大都是學校教育的成果。當我們離開學校后,學校教育階段性結束,但個人的修養應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很欣喜地看到,教育領域正在嘗試一些改革,譬如北京朝陽區正在打造學生有獲得感的校外教育體系、延慶區教委在語文教學中將話劇小品搬上了舞臺等,從文件精神來看,這些制度有助于凝結各種元素,助力教育的新發展。
綜觀北京朝陽區教委打造學生有獲得感的校外教育體系的新聞,它最大的亮點就在于糅合了校內校外的力量。從宏觀數據來看,2015年朝陽區校外教育總投入是2012年的近3倍;從校外教育機構來看,目前,朝陽區有專業校外教育機構9個、校外活動場所200余家;從項目設置來看,校外實踐活動項目涉及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等千余個實踐活動項目。我們不難看出,朝陽區教委的改革正是為了填平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的溝壑,構建一個和諧健康的教育體系。
無需贅言,學校是人的潛力發展的重要基地,在復合型人才的培育過程中,學校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家庭條件優越的、從小就與名校結緣的孩子在知識和視野上要優于其他孩子,出身相對劣勢的孩子在學校教育方面其實輸在了起跑線上。正是由于這種現象的存在,校外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當然,這種校外教育既包括專業的機構教育,也包括社會大課堂的教育。
揆諸現實,要使社會教育成為一種常態性的存在,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政府有足夠的投資;其二:校外的硬件設施完備;其三:授課教師有一定的專業水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北京朝陽區教委做了一次完美的嘗試。
當然,教育體系的正常運轉也離不開默默服務的后勤人員,他們維持了校園環境的正常有序,為教學的正常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在首都師范大學,后勤綠化隊從凌晨5點一直工作到黑夜。每年的教師節,在送上對老師的祝福時,不妨停下腳步,用贊許的眼光為辛勤工作的后勤人員送上我們的謝意。
教育是一堂社會公共課,它的學校屬性與社會屬性,如鳥之雙翼、車之二輪,不可或缺。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部門要綜合各方面的力量,為教育的發展蓄力,個人要在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中不斷學習,逐步增強個人競爭力。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一堂 公共課 社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