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嶺新新家園幼兒園承辦了由新浪廣西、南國微生活、今日頭條、970女主播電臺等知名媒體聯合發起的幼兒擇園分享講座。作為承辦方,新新積極籌劃安排,為爸爸媽媽們提供一個舒適的交流場所。這樣一場分享會,也讓不少家長受益良多。
一、一個“過來人”的自述與啟發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秒開始,你就被賦予了第二個稱呼——“XX爸爸”“XX媽媽”,孩子的降臨并不意味著父母的成熟,相反地,那是為人父母成長的開始。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父母們戰戰兢兢的做著選擇題,生怕自己在有能力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的時候,發生任何一絲疏忽失誤。
小雪媽媽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年屆不惑,每日繁忙,周而復始,因為有了一個八歲的心肝寶貝,自然有了一點育兒心經。當她提起孩子時,她是這樣建議的:“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陪伴,放下我們心中比較執行。”
“比較執行”被她形容為每個人害怕受挫而產生的天性,它讓孩子活在了“別人家”的世界里,它也許出現在每一次你陪伴孩子練琴的時候,你總會想,怎么這么簡單的事情,孩子就是辦不好,甚至,你開始怨懟責備。
實際上,孩子確實是努力了,他不但沒有因為努力而得到應有的夸獎鼓勵,反而受到了質疑與打擊。
與“比較執行”的壓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安全感”與“陪伴”,它們才是默默支持孩子成為孩子成長動力的因素。
二、慢成長
Vivi園長將小雪媽媽的講話總結為“慢成長”,她回憶起一次參與成都華德福教育的培訓說到,慢成長是華德福的理念:
同樣的兩朵花苞,當第一朵在第二天就盛開的時候,你不能因為第二朵還是花苞,而停止滋養它,因為它在第七天綻放的時候,也很美。
孩子就是一朵朵小花,在花開之前,我們都應該再給多一點點耐心,經歷多一點點等待,相信終有一日,花開芬芳。
三、擇園的困擾
“假如你家旁邊就有一個機關三保,你還會來聽這場講座嗎?”
玥玥媽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的第一個孩子就送去了機關三保,“機關三保師資強大啊,穩定呀,伙食環境各方面都好呀”,當然和大多數公辦園一樣,三位老師帶著四十多個孩子湊在一個班,華麗的幼兒表演背后是孩子的苦苦練習。
“我尤記得在畢業典禮的前夜,老師告訴我,你的孩子表演不如別的孩子學得快,反應慢,可能長大后人際交往會出現障礙。可是后來,當我的孩子長大,我問他你覺得你有什么優點,他沒提成績,他說‘人緣好啊!’是的,他跟誰都處的好,傳說中的黑白通吃。”
當她越來越相信“孩子的成長跟幼兒園或者理念都沒有任何一點關系,只和家庭教育有關系”的時候,一個小意外,改變了她的看法。
就讀蒙特梭利幼兒園的女兒以百分百的正確率做對了二十以內的加法算數,這讓她震驚又費解,不知誰在背后教了孩子數學,再三詢問下,帶班老師仍堅持蒙特梭利除了玩教具還是玩教具,孩子會算數應屬于內化作用。
四、你的孩子究竟適合怎樣的教育?
當我們好奇蒙特梭利、華德福、瑞吉歐究竟何方神圣,采用何種方式授課的時候, Helen 老師用一個個實例給出了生動的解答,我無法用言語去形容這場情是多么的精彩熱烈,她的語句如同石鑿,一刀一筆在聽眾的心中刻畫出了三種教育的核心與雛形。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根本前提,所有的教育都要回歸家庭接受家庭觀念的檢驗,一旦二者意見相悖,家長、老師、孩子都會痛苦難耐。
不論你選擇怎樣的學校教育孩子,你一定要首先了解、認同學校的理念,教育的核心在愛和理解,每種教育都有著一定的基礎心理根據和相應的根本原則,他們之間并沒有任何可比性,如果家長過分執著于形式與結果,忽略了教育中的關鍵橋梁——老師,失去對老師的知識技能與對孩子的潛力的信任,那么教育結果從任何角度看,都是讓人失望的。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