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首個將3D打印技術與基礎學科融合的課程研究聯盟成立,大市范圍內有80所學校申請加入。據悉,將3D打印技術與傳統課程相結合,推出全新教學方式這種做法,在吳江區思賢實驗小學早就已經在運行了。
跳出筆墨做立體作業
走進思賢實驗小學的3D打印創客實驗室,臺式電腦、多種型號的3D打印機……整齊地排在桌面上。
副校長陸舜娟介紹,學校自落成以來,一直以校訓“見賢思齊”統領學校辦學,這樣的理念也涵蓋了辦學全領域。“今年與TEACH創新學園合作,將3D打印技術融入課程,就是這種辦學理念的體現。”
和一般課堂不同,3D打印課上,每個孩子面對的不是紙筆書本,而是每人一臺電腦。而提交的作業也是真實可觸的立體小物件。
“你看,旁邊桌子上,就有我們打印出來的成品。”陸舜娟介紹。抬眼望去,教室的一角,由學生們設計、打印出來的成品:藍色的玫瑰、紫色的小熊、彩色的套娃、埃菲爾鐵塔……錯落有致地陳列在展示架上。
最吸引人的當屬一排憨態可掬的小熊,巴掌大小,十分輕巧。“這些小動物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的,要用5個小時打印出來的。”
將多科知識融入課程DIY
講臺上,老師一邊講解著船舶設計的內容,一邊教學生如何建模。現場,老師給孩子們出了一個題目:用軟件構建出一艘心目中的小船。
有的設計了烏篷小船,有的設計了小帆船,有的設計了小快艇……大約30分鐘,孩子們的想法在電腦上變成了三維立體圖形。五(2)班的劉艦馳制作的船只頗有特色,流線型的船體做了精妙的改造;而五(3)班吳佩鈺的設計則體現了女生特有的精細,在船只的配飾上做得極為考究。
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們設計的格式船只由3D打印機打印出來。現場,老師還給學生分析承載和受力情況,數學知識、物理知識……學生們看得一目了然。
3D打開全新的學習通道
據了解,該校的興趣課程由TEACH創新學園負責提供小型的3D打印機、建模軟件等,并派專業的人員來給孩子們上課,同時給老師做課程輔導。
“3D打印課就是一個讓孩子們‘腦洞大開’的課程,只要不是太難,孩子們的想法都可以變成3D打印作品。”目前,思賢實驗小學針對四、五年級的學生,每周開設兩個班,一個班級20名學生。
“3D打印技術可以給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新的思考,讓抽象的教學概念更加容易理解,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數學尤其是工程和設計創意的興趣。”陸舜娟說,下一步學校打算把3D打印與美術、勞技課程結合,運用簡易建模軟件,開發學生立體空間思維,為學生打開一個新型的學習通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創意 思維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