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建立專業預警名單
連續3年列入預警名單的專業將被撤銷
到2020年,建成20所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示范性名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200個省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建立技工院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從2016年起,對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就業率過低的專業,列入預警名單,連續3年列入預警名單的,撤銷該專業點……這些都是廣東技工教育創新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的舉措。
而這些舉措,是廣東技工教育“控制規模、調整結構、提升內涵、特色發展”的具體化,推動了廣東技工教育實現內涵發展,為全省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產業升級,全面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提供人才和智力基礎。
文/羊城晚報記者?張林?通訊員?胡志啟
發展現狀:廣東技校專業建設已實現“三個對接”
目前,廣東省技工院校招生專業共有500個,每個學校平均設置專業15個。按產業劃分,與第一、二、三產業所對應的專業,分別占專業總數的3.4%、36%、60.6%。總體而言,廣東省專業建設實現了“三個對接”:
一是基本實現了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對接。以市場為導向,廣東省技工院校根據企業、產業和社會需求設置專業,企業和產業需要什么就培養什么;辦好專業,培養合格技能人才促進企業和產業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據統計,技工院校73%的專業與企業和行業有合作關系,平均每個專業與7個企業和行業合作。校企合作突出的專業是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機電一體化、模具制造、數控加工、計算機網絡應用等。
二是基本實現了專業建設與學校實際相對接。廣東省技工院校結合學校的師資隊伍、專業帶頭人、設施設備等條件,加強專業建設。統計顯示,47.3%的專業形成了專業帶頭人,專業帶頭人占專任教師的5.5%;主要設備設施性能93%是完好和先進的。
三是基本實現了專業標準與職業標準相對接。絕大多數技工院校在開設專業時都設置了本專業對應或相近相關的職業資格,課程設置也融合了職業技能鑒定的理論和實操課,技工院校培養技能人才標準與國家職業資格銜接。一些專業設置雖還沒有國家職業資格證考試,也與行業上崗證對應。
辦學目標:2020年建成20所全國示范性名校
與此同時,省人社廳在政策和制度層面加大了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的創新力度。
日前,省人社廳出臺了《關于大力促進我省技工教育內涵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技工院校辦學理念先進,規模結構合理,產教深度融合、專業結構優化、辦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升,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促進高質量就業能力顯著增強。到2020年,建成20所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示范性名校;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200個省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打造1000名師德高尚、專業素質精湛、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帶頭人和優秀教育教學工作者;新建2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全日制在校生總量和職業培訓年培訓規模比例基本相當。
為此,《指導意見》提出了專業結構優化建設計劃。目標是建立健全專業設置與廣東省現代產業和區域產業規劃布局相匹配的動態調整機制,建成一批省級示范性品牌專業,引領帶動技工院校專業建設質量提升。
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瞄準廣東省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優化技工院校專業布局結構,強化第二產業優勢專業,積極開拓第三產業新興專業,適度設置第一產業特色專業。一是建立并依托省級技工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引導地方和學校根據區域產業需求,開展重點產業需求和專業預警分析,加快淘汰與產業發展不適應、就業有局限的落后專業,開設符合現代產業發展方向、就業質量高的新專業。積極構建“寬口徑、大專業、小方向”專業群設置體系,提高專業建設的適應性和前瞻性。二是根據產業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制定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和專業動態監測報告制度,加強專業建設的指導和研究,合理調整專業結構。三是技工院校按照《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和全省專業建設規劃自主設置專業,鼓勵技工院校積極發展與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社會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相適應的專業。
同時,實施省級示范性品牌專業建設。圍繞廣東省現代產業布局和區域產業發展實際,實施省級示范性品牌專業建設。從2015年起,在全省技工院校中支持建設200個緊貼產業發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會認可度高、就業質量好的省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并建立不定期更新、適時優化調整、定期復評的動態管理機制。重點支持打造一批面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端品牌專業和新型前沿專業,扶持打造一批面向優勢傳統產業、地方主導產業的基礎專業和特色優勢專業。 編輯:健龍
1
動態調整:連續3年列入預警名單的專業將被撤銷
此外,省人社廳出臺了《關于加快建立我省技工院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技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是廣東省的一個創新性舉措,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具體闡釋。
修訂完善專業建設規劃。各地、各院校要根據國家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升級、技術進步以及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新要求,從學校類型、辦學定位和辦學條件等出發,分析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趨勢,修訂和完善本地區、本院校專業建設與發展中長期規劃,明確2020年以前專業的總體規模、布局結構、質量標準和效益目標,于2016年年中以前按隸屬關系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修訂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各技工院校要根據備案通過的專業建設規劃,對各專業、各層級技能人才培養標準進行全面修訂,統籌推進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推進不同層級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標準無縫對接,形成系統化技能人才培養的專業設置、專業管理、專業建設銜接模式,增強技能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
定期發布專業設置信息指南。省級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根據市場需求對全省技工院校專業設置等提出意見建議,定期發布“技工院校專業調整指導目錄”,明確一定時期內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專業,作為技工院校設置和調整專業的主要依據。各地區、各院校要根據指導目錄和本地區、本院校的專業建設發展規劃,及時調整專業設置。
改進專業設置審核管理辦法。為避免過度、過快和重復設置專業造成同質化競爭、結構性過剩,對新設立未滿三年的技工學校,年度新增設專業數一般不超過5個;其他技工院校年度增設專業數一般不超過4個。對于納入專業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淘汰類的專業,省內同一區域其他技工院校已經開設相同或類似專業的,原則上不再新增設。
強化特色發展的激勵機制。促進各技工院校合理定位,鼓勵錯位發展、凝練特色,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本校特色、爭創一流。實施省級示范性專業建設,在全省技工院校中扶持建設一批緊貼產業發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會認可度高、就業質量好的省級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建立不定期更新、適時優化調整、定期復評的動態管理機制。
加強專業建設的評估與監控。完善專業建設保障機制,對省級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建設進行年度檢查、發布專業建設質量年度報告。定期開展省級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建設的績效考評,對評審和經費投入實施動態調整。不定期對全省布點較多的專業開展專項評估和動態監控。
建立專業預警退出機制。建立廣東省“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專業預警與重點產業供需年度報告制度”,對重點企業、行業、產業技能人才需求情況進行統計、監測和分析,定期提出“紅、黃、綠”牌專業名單。從2016年起,對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就業率過低的專業,列入預警名單;連續3年列入預警名單的,撤銷該專業點。組織專家積極探索自愿撤銷、定向增列的專業結構調整機制。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專業設置 廣東 技工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