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絕對是今年兩會的教育熱詞,除了和職業教育相關的提案、議案和建言,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科技部長萬鋼還用“工匠精神”這個傳統的詞匯詮釋職業教育的真正內涵。
職教行業投入不足改革前沿深圳也不例外
中國制造要在經濟轉型中浴火重生,乃至追趕日本制造、德國制造的高度,打造出一張拿得出手的名片,少不了職業教育培養出的“大國工匠”。在筆者看來,我國職業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投入不足,政府在職校生身上的生均經費投入不及本科生的一半,有的甚至還存在拖欠支付的情況。援引《2015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全文》的數字:2015年,我國各級教育生均公共財政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情況中,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為8784.64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為15591.72元,普通高等學校支出幾乎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兩倍。由此可見,相比傳統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在資金上的劣勢是比較明顯的。
但與此同時,當下技術人才的供應不足,已經使勞動力素質滯后于我國經濟轉型,以改革前沿城市深圳為例,作為中國的科技高地、人才高地,深圳在中國制造業此輪轉型升級中也處于龍頭地位,但深圳制造業在兩個方面都存在人才短缺,一是技能經驗的一線裝配技師、電控工程師等技術工種,二是創造性的設計師等高端人才,前者需求量大,缺口也尤其大。
事實上,深圳缺技術人才也不是一年兩年了,而是一直都缺,這樣的局面促使深圳政府對職業培訓的重視程度遠超過國內其他城市。深圳是國內最早完成職業培訓地方性立法的城市。早在2000年,深圳就頒布了《深圳市職業培訓條例》,后又將農民工的技能培訓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用制度保障勞動技能培訓行業的發展。現在,深圳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政府統籌指導,以企業培訓為主體、公共實訓為骨干、技工院校為依托、民辦培訓為補充的農民工培訓體系。甚至由政府買單,讓在深就業農民工參加技能提升培訓。近期,深圳又出臺了“最高可達6400元個人職業培訓補貼”的政策,進一步提高對職業培訓的補貼力度。但盡管如此,仍然有大部分的職業教育培訓學員還是無法享受到政策的支持,據了解,深圳一些教育機構也會自己掏錢出來為學生減輕負擔,但畢竟學校的能力是有限的,真正期待的,還是社會資本的引入。
雖然隨著政府的重視程度提高,深圳的職業教育的狀況正在慢慢改觀,但遠水不解近渴,職業教育的體制性改革還需要一個過程,由官方出面主導的補貼政策一者力量畢竟有限,二者無法全面覆蓋。而存在這樣的問題,就凸顯了社會資本引入的重要性。相比之下,筆者更看好社會資本力量介入對職業教育的支持。
金融力量彌補人才短缺互聯網金融催化職教行業蛻變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液,未來也會成為職業教育產業和工匠精神的摧化劑。而在眾多社會資本中,最有資格和實力為職業教育市場注入活水的無非是傳統金融機構,但在傳統金融業內卻一直不算看好這塊市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少途徑和技術去挖掘、掌握職業教育人群的征信數據,我們簡單梳理一下過往印象中的職業教育目標人群——剛畢業還未有雄厚財力的學生、暫時沒有固定收入的待業人員、想獲得專業技能的農民工等等,由于對這些群體的征信數據掌握不足,導致職業教育市場在傳統金融機構眼中是一塊“風險大、投資大、回報少且周期長”的燙手山芋。
但事實也許并非如此,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加入,為社會資本注入職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的本質價值是“普惠”,而其核心競爭力就是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金融服務之中,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擴大金融服務的范圍,提高全社會的資金利用效率,從而降低金融服務成本,使得金融服務的費用越來越低。面向傳統金融不具備優勢、不愿意涉足的職業教育市場,互聯網金融卻能夠運用傳統金融不擅長的計算機、移動終端,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形成扁平化、小微化網貸平臺,詳細披露借款人情況及資金流向,有效改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高效率撮合借貸雙方達成合作。這樣的模式極有可能顛覆目前的金融發展模式與服務模式,讓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更高,風險控制的能力更強,由此,金融服務的覆蓋面也會更廣,服務效率提升、成本減少,最終既能保證為職業教育市場服務,又能實現金融機構的收益增長。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工匠 職業教育 精神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