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無不言
西安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組織600學生到東莞的工廠實習,又引輿論圍觀。有家長擔心孩子千里迢迢赴外省的旅途安危,也有家長質疑學生是否成“廉價勞動力”,甚至有人提出校方會否從中謀利。
技校學生實習被卷入輿論的漩渦已不是首次。近些年,幾乎每年都會發生類似事件,有的技校學生到企業實習與普通工人一樣天天加班,勞動強度大但報酬微薄;曾有媒體質疑,有某些人打著“技校實習”旗號充當“包工頭”或“黑中介”;還有媒體曝出有技校學生到夜總會實習,引發軒然大波。以上種種,引起了各地監管部門的重視,紛紛頒發紅頭文件禁止。
透過諸多亂象可以看到,當前職業學校的實習工作確實不夠規范,內中魚龍混雜,難免受到輿論的抨擊。除此之外,學生家長對職校定位的不明確,也造成了認知的偏差。
對中高等教育來說,實習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和環節,尤其是職業院校,實踐與理論教學缺一不可。就某種程度而言,職業教育本身就是要“在實踐中學”,邊干邊學,在實踐中獲得知識。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為社會提供具備專業技能的藍領工人,但許多家長對此的認識相當含糊,而有些學校也在招生中有意無意地淡化這種定位,更加劇了這種認知的錯位。
事實上,教育部等曾就職業院校的實習頒布過規定,類似《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等文件還發過不止一次,而且每次都會對相關條款增加或完善。因此,職校組織學生實習工作本身并沒有錯,甚至可以說,目前相當多職業學校的“實踐課”還是薄弱環節,還需加強。
但這并不意味著職業院校的實習工作無可指摘,問題在于,學校的組織是否合乎規范,有無盡到對學生和家長的告知義務?如此次引發爭議的事件,學校組織一年級學生頂崗實習,這就違反了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同時,學生的權益是否得到保護,是否真如網友所質疑的,學生被當廉價勞力被“賤賣”。當正常的教育事業總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時,所帶來的紛擾不言自明。
尤需一提的是,職業教育在我國仍是條“短腿”,尤其是學生的實習該如何規范,如何與企業有機結合?學校組織學生實習中是否可獲得一定收益,這既有待觀念的更新,也有待相關法律和規章的完善。比如,學生在實習中的人身安全問題、權益保護、薪酬待遇等,都應有明確的界定。總之,職業院校學生的實習,不只是教育部門的事,也亟待社會和相關法律的補課。
技校生實習為何總被輿論圍觀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何總 技校生 輿論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