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代表講述了在美國留學期間的一個小故事:“住地中央空調壞了,老板帶著技工來修。閑聊時,老板指著技工告訴我,別看這家伙其貌不揚、五大三粗,卻是公司的頂梁柱,工資比他還高!”
鄧秀新認為,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源于人才供給與社會需求“不對位”,“1999年高校擴招后,師生比下降,實習基地等硬件投入跟不上,造成學生動手能力下降。同時,高校教育結構體系不合理,忽視本科生、重視碩士生博士生現象突出。另外,家庭教育觀念落伍,家長總盼著孩子上名校,形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局面。”
鄧秀新建議,國家應鼓勵“行行出狀元”,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同時,優化高校教育結構,強化學生實踐能力。
養老護工何處尋?
“三個提高”是根本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2015年60歲以上老人2.22億,占總人口16.1%,預計2025年突破3億,秒針每跳動3下就新增1位老人。同時,空巢、高齡老人增多,農村尤其如此。
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服務機構卻“一人難求”,仙桃市陳場鎮福利院副院長羅功英代表對此深感無奈。她的福利院目前有100多名老人,1/3臥床不起,生活難以自理。“算上院長、副院長,連同炊事員,會護理的才有10余人。一起上陣,也要一個招呼十來個。”
收入低、工作又臟又累,讓福利院護工難有人員補充。“一次,院里招了4個人,最長的一個干了3個月,一個堅持了1個月,一個堅持了1天半,還有一個只看了一眼,聞到屎尿味就跑了。”
羅功英建議,國家應盡快制定相關政策,提高養老護工人員的社會地位、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同時,建立和完善養老護理人員的人才培養體系,開拓更多校企對接渠道。
加快推進醫療薪酬體制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直指當前兒科看病難問題。”湖北省中醫院醫學美容科主任胡霜紅代表為報告點贊。
她介紹,《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當前我國平均每1000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而在美國,平均每千名兒童擁有1.46位兒科醫師,是我國的三倍多。‘千兒半醫’現象不容忽視。”
兒科醫生培養出現人才斷檔,行業收入低、風險大、負擔重是問題根源。胡霜紅代表認為:“醫生培養周期長,短時間內解決人才培養問題難度較大,應將重心放在穩定現有兒科隊伍上。”
她建議,在“全面二孩”背景下,要加快推進醫療薪酬體制改革,提升兒科醫生待遇,讓收入和看病的質量、次數掛鉤。同時,各大醫院尤其是綜合性醫院,應及時調整科室設置結構,將現有醫護人員適當向兒科流動傾斜。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民生 代表 問題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