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領域,需要專業性診斷的項目很多,其中包括學校發展問題和教師成長問題。精準的診斷,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診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檢查,二是判定。
但是,當下的教育問題診斷,不是基于“經驗”就是基于“標準”。前者一般依靠專家,多為高等教育師范院校的教授和科研院所的學者;后者基本上是評估機構根據中小學辦學的有關標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制定的評估指標及要求。
在具體實施中,因專家的“術有專攻”和評估指標的“周全分布”,難免出現偏差。為此,不妨引進大數據思維。
《大數據改變教育》作者張韞認為,大數據帶給教育的變化主要有三個:一是思維路徑的改變——從演繹轉向歸納,在“去經驗”的過程中找到真正重要的教育影響因素;二是信息真實性的凸顯,讓信息從可疑到可信,使研究者能夠真正獲悉真實的情況;三是個性化教育具有了可能性,真正實現從群體到個體。筆者以為,對于學校和教師發展問題的診斷來說,大數據技術將帶來根本性的變化,從基于“經驗”和“標準”走向基于真實性、個性化的信息。為此,當前需要做好以下四項基礎性工作:
一是建設國家和區域教育的云平臺。通過教育云平臺,實現對學校信息和教師信息的全面搜集,開發針對性的信息挖掘技術,配備從事教育問題診斷的專業團隊。這是前提條件和基本保障。
二是建設學校和教師信息化管理系統。這個系統能夠實現國家與省、市、縣、校的上下聯通,學校和教師各方面信息的多維關聯,從而使問題診斷得到海量的、種類繁多的數據支持。
三是建設有關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信息化檔案。大數據的價值在于通過數據獲取信息,解讀信息。如果沒有信息化檔案的支撐,上述的“管理系統”和“教育云平臺”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四是提高管理者和教師的數據意識和技術。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必須具備數據意識和相應的技術,如管理者能夠進行數字化信息的整理、篩選和分析等,教師能夠在網絡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開發數據化課程資源、制作和發布數字化信息等。
筆者認為,推進前面兩項工作主要依靠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而后兩項工作必須依靠學校和教師的主動意識和自覺行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經驗 標準 數據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