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保證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一個公辦的學位。”長沙市即將于2016年全面推開的“陽光招生”政策,為實現教育公平破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長期以來,“擇校”是實現教育公平公正無法回避、無法繞開的沉重話題。要真正破除義務教育中的“名校”情結,一個重要途徑是,善借“互聯網+”的平臺,實現教育方式、教學手段的創新,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基礎教育搭乘“互聯網+”的平臺,必然帶來新的教學生態和學習生態。基于中小學生對圖片、聲音、視頻等網絡信息興趣濃厚的實際,學校在教育內容與教學方式上可以大膽借用網絡元素,引導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效率。比如,巧用“彈幕對話”方式,能讓老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好、薄弱環節,實現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再比如,可以將“云技術”引入微課程,通過“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加快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享受更好的教育,是許多偏遠山區學生“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傳統教學方式搭乘網絡的平臺,能以較低成本、更便捷的方式,把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農村和邊遠地區。這樣,既縮小了區域差距,又最大程度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對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破解城鄉教育資源失衡等難題大有裨益。
作為交換平臺,“互聯網+”也能為整個教師隊伍的溝通交流搭建更加寬廣的通道。通過資源共享,教師之間可分享各類成長經驗、教學反思、感悟實踐,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步伐。
“互聯網+”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傳統行業的窮途末路。相反,它能給傳統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樣,將傳統教學方式推到“互聯網+”的風口上,也不是要全盤顛覆原有的教育生態環境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而是為了更加高效地學與教,是對原有常態教學的改變和超越。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互聯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