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隆重而簡短的表彰大會,日前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舉行。表彰會上,兵團黨委授予華山中學“兵地共建共融模范單位”榮譽稱號,并給予100萬元獎勵。第二師也獎勵華山中學500萬元。一所中學獲得如此高規(guī)格表彰,這在兵團教育歷史上尚屬首次。
表彰會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政委盧曉峰表示,之所以如此隆重表彰華山中學,是由于該校在“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中的成功實踐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的一致肯定和好評,開創(chuàng)了“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新模式。
華山中學是兵團的一所示范性中學,它幫扶的若羌縣中學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生產的紅棗品質好,深受消費者喜愛,“紅棗經濟”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2014年,若羌縣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2.65萬元,達到歷史新高。7年時間該縣農牧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0倍,連續(xù)6年居西部12省份首位。同時,若羌縣財力近10年增長約40倍。
“在若羌縣農村,隨便一位村民,可能就是‘百萬富翁’。”若羌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李瑛對記者說。
農民富了,若羌中學教師們漸漸發(fā)現(xiàn),家長的教育觀念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變了。一方面,一些農民看到自己富裕了,對孩子是否上學讀書不那么看重了;另一方面,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到外地讀書,導致當地中學生源流失嚴重。
正當若羌縣委和政府四處尋找方法解決教育發(fā)展困局時,“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的春風吹到了這里。“我們首先想到要把華山中學的優(yōu)質資源引進來,幫助我們把教育辦好。”若羌縣委書記黨峰說。
2014年,經過和兵團第二師黨委協(xié)商,若羌縣與第二師華山中學達成“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聯(lián)合辦學協(xié)議。這一協(xié)議的簽署標志著新疆首個“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聯(lián)盟誕生。
作為首個“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任務的承擔者,華山中學校長邱成國說,“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是利用兵團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幫助教育發(fā)展相對薄弱的地方和學校,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華山中學在發(fā)展中,得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邱成國說,“在學校建設中,州里減免了700多萬元費用,減輕了學校負擔。在各個方面,地方黨委、政府沒有把我們當外人,都給予了大力幫助和支持。如今,地方政府需要我們提供幫助的時候,我們會義無反顧地承擔這一使命。”
協(xié)議簽署后,經過深入調研,華山中學選派素質高、能力強的副校長欒雪輝,到若羌中學擔任校長,并選派骨干教師張玉華擔任副校長。此外,華山中學所有資源面向若羌中學開放,運用資源共享、聯(lián)合教研、遠程互動等多種方式幫扶若羌中學。
為轉變家長觀念,華山中學在若羌縣開設家長培訓班,對家長進行教育。欒雪輝還把培訓班開到村里、開到農民家里,與家長面對面交流,想盡一切辦法讓家長轉變觀念,提高家長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同時,若羌中學選派220多名學生和60多名教師,到460公里外的華山中學開展體驗式學習和工作,感受這里的學習氛圍和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兵團第二師教育局還把若羌中學的考核納入第二師系統(tǒng)一并進行,形成競爭格局,激發(fā)內在動力。
“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辦學取得豐碩成果,不僅改變了農民“富了自己口袋,窮了兒女腦袋”的觀念,還留住了生源,當地教育生態(tài)得到較大改變,走上了良性發(fā)展軌道。2015年,若羌縣中、高考實現(xiàn)巨大突破,高考本科上線率從2014年的32.6%提高到72.5%,高考各項指標由以往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各縣中墊底躍居全州前列。
盧曉峰表示,新疆和兵團教育部門已經確定,將于2016年啟動28所兵團學校支援幫扶地方學校試點,并將不斷擴大試點范圍,全方位深入推動“兵地教育融合發(fā)展”,不斷提高辦學質量,推動區(qū)域內教育均衡發(fā)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困局 新疆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yè)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甘肅地鐵專業(yè)|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