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職業技術學院15歲生日將至,院長王安興親眼見證了15年來學院的發展歷程,他說:“職業教育是民生工程,辦好高職教育,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做好服務意義重大。”
新世紀初,海南省委、省政府大膽探索改革創新之路,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口農工貿(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現為羅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南廣播電視大學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共同出資創辦海南首所獨立高等職業院校,探索高職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
15年來,海南職院碩果累累:學院資產從3883萬元增長至3億多元,辦學占地面積由64畝擴大至254畝;2003年通過教育部首批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立項建設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2011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跨入全國百所高職示范校行列,成為海南省高職教育的標桿。
2001年,該院副院長馬乃祥率領海南職院的團隊在羅牛山公司建立了全島首個優質種豬人工授精站,并將相關技術在全島推廣應用,為當地畜牧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帶動不少海南農戶走上了致富路。從該院畜牧獸醫、園藝技術專業走出的上千名畢業生中,已有50多人成為全省脫貧致富能手。羅牛山公司作為國家農業龍頭企業,在其所屬的上百個種植、養殖場中,有80%的場長和技術骨干是來自海南職院的畢業生。多年來,該院還為海南畜牧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服務支持。
為提升辦學內涵,更好地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該院與羅牛山公司、海南省農信社等上百家企業開展了多層次的校企合作,共建了對應海南省建設需要的國際旅游業、熱帶高效農業、新興工業等五大優勢專業群,覆蓋近40個專業;校企共建了86個實訓實習基地,其中,畜牧專業是全省高職院校唯一的國家級精品專業和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汽車運用技術、珠寶工藝等7個專業是海南省特色專業。時任海南省長、現任海南省委書記的羅保銘曾稱贊這些專業“是符合海南市場需求的王牌專業”。
多元化投資、政校企合作的混合所有制高職學院辦學模式,“校企緊密合作,工學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動腦動手、尚德尚技”的育人理念,讓海南職院充滿生機,辦學水平不斷提升。同時,該院作為中國扶貧培訓“雨露計劃”骨干實施學校,承擔了海南省“溫暖工程”和“百萬百縣工程”等。在教育教學改革上,該院也做得風生水起:擁有畜牧專業等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個國家級精品專業,18門省級精品課程,7個省級特色專業。
已近不惑之年的該校首屆畢業生吳師感謝學校的培養:“3年學習,我不僅掌握了技能,還找到了人生方向!”他回憶起自己如何從一個兩手空空的農村青年,成長為村支書、帶領近萬名農民脫貧致富的“海南省農村致富帶頭人”、“全國勞動模范”。他說,這一切都得益于母校“接地氣”的育人模式。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海南 工學 深度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