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舉行的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周年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一如這霧霾盡消、陽光燦爛的冬日,讓人感受到陰與晴的交織。
一方面,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用了三個“前所未有”——“中央重視前所未有、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各方協作前所未有”,讓人感受到職業教育工作推進的空前力度和熱度。
另一方面,對于記者們拋出的這些問題,似乎在有限的時間內也并未得到完滿的答案。記者發現,發布會上所提的問題,大多是職業教育的“軟肋”,而這些“軟肋”又大多非教育一己之力所能解決。
王繼平說,就拿行業組織的問題來說,它應在人力資源預測規劃、協調本行業企業主動參與職業教育、制定職業教育標準以及促進就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我國行業組織的發展程度還不夠高。我國的一些行業組織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由行業主管部門轉變而成,或是之后改造組成的,尚處于逐步成長過程中。
據教育部職業教育技術中心研究所所長楊進介紹,教育部在2000年前后成立了33個行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現在委員會的數量增加到62個,就是為了推動行業作用的發揮。過去,行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是中、高職分開的,現在已經合并,并在建立專業目錄、促進中高職銜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楊進告訴記者,職業資格準入制度也是這樣。“做好了會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做得不好可能對就業形成阻礙,出現畢業生抱著一摞證書找工作的情形。所以,我們要探索課程與職業標準、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例如機電類的學生畢業時,同時可以獲得機電類的職業資格證書。這就需要院校與當地勞動部門要建立聯系,比如是不是可以將證書鑒定站就設在學校里。”
“辦職業教育過程中,政府很重要,企業很重要,行業組織也很重要。”王繼平說,“當前,各方協作前所未有,職業教育不再是教育部門一家唱獨角戲。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已出臺40多項貫徹落實全國職教會精神的政策措施,教育部聯合行業開展產教對話已形成常態化機制,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共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12個,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建成職教集團1000多個。國務院決定將每年5月第二周設為‘職業教育活動周’,尊重職業教育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形成。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出力,一起‘跳舞’”。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綱要 見聞 新聞發布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