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光秀麗的撈刀河畔,一組現代化的建筑群拔地而起,這就是位于湖南省瀏陽市龍伏鎮的瀏陽市職業中專學校。學校創辦于1984年,占地320畝,現有在校生3100余人,是一所被授予“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先進單位、瀏陽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市五四紅旗團委”等多項榮譽稱號的龍頭學校,堪稱瀏陽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
“四大工程”為師生發展導航
作為一所職業學校,如何發展創新?曾獲“湖南省第三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的陳奎校長認為,學校要發展,隊伍是關鍵。近年來,學校實施“四大工程”提升教師素質。即青藍工程、名師工程、雙師型工程和送培工程。這些工程的實施,每年都有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進行“一對一”結對,并通過名師戰略更好地發揮了示范帶頭作用。
目前,學校有省級專業帶頭人3人、市級專業帶頭人5人、市骨干教師12人;他們都有教師和相關專業雙重資格,使“雙師型”教師達到了45名,占專業教師的60%。學校還通過“送培工程”,送教師參與國家或省市培訓、送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鍛煉,為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夯實了基礎。為使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學校大力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立全員參與、多層次、全方位的德育管理體系,增強了學生走向社會、立足崗位的能力。近3年來,學校發展團員256人,培訓黨校學員540名,有6名學生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校企合作”為學生成才奠基
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瀏陽市職業中專學校的顯著特色。近年來,學校先后與服裝、電子、機械等14家單位合作,對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專業構建、教學計劃、實訓場地、實習就業等6個方面進行共同開發,建立了20個校外實習基地。學校還利用企業設備和專業技術人才,把課堂教學與生產實習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推行“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技能的穩定提高。
面對新世紀的職業教育,學校還投資上千萬元興建了實習實訓大樓、添置了實習設備、建設了有制冷實室、電工電子實驗室、鉗工實訓室、普通機床實訓室、數控車床實訓室等一流的實習實訓室28個和機械加工中心實訓車間。2014年,學校再投入兩千余萬元夯實了龍伏校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升級改造了學校男生宿舍、教學樓、田徑運動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新建了機械實習工廠,添置汽修、電子、音樂、會計、計算機等專業實習實訓設備,為培養中級技能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支撐。近三年來有1836名畢業生參加專業技能考證,參考率達100%,過關率達90%以上,其中60%的學生獲中級技能等級證書,學生技能水平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
“訂單培養”為學生就業揚帆
堅持就業和可持續發展是“民生之本、立校之根”的辦學靈魂,也是瀏陽市職業中專學校以就業為導向的核心理念。近年來,學校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培養社會急需的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為學生高質量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前,學校已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3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與多家企業開展訂單培養,開辦了“三一班”、“福田班”、“英仕班”,并為瀏陽市、長沙市等多家電子、機械企業合作開發產品,形成了穩定有序、靈活暢通的就業渠道。
據統計,近幾年學校就業率達到了較高水平,對口就業率達到了70%以上,學校共為社會輸送了21000多名畢業生,50%以上的學生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還有30%以上的學生自主創業成為了老板和企業家。學校連續三年被評為“長沙市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引用陳奎校長的話說,職教發展貴在創新,人才培養貴在高質,目前,學校正在繼續創新辦學模式、調整專業設置,向著服裝設計與工藝、電算會計、機械加工、汽車運用四大特色專業群的目標邁進。她宛如一朵職業教育奇葩,綻放在美麗的湘東大地……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人才培養 模式 地方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