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在2015冬季 F&M 創新節說:“中國的教育深層次問題,跟互聯網半毛錢關系都沒有。”我也深以為然。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是“為什么要接受教育”,即對教育目標的追求上,而不是“接受怎樣的教育”和“怎樣接受教育”這樣的內容和技術問題。
那么,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絕大多數人的目標非常明確: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現在,好大學不多,好工作也不多,于是競爭便成了主要的手段,即通過打敗對手獲得資源。這樣的競爭從幼兒園(甚至娘胎里)就開始,貫穿于小學、初中、高中。在中考和高考兩次重大“戰役”中,學生們決出勝敗,完成分流。
在這場競爭中,評判勝負的依據是考試分數,“敵人”則是所有的應試者。于是,教育就變成了為未來社會地位而“戰”的漫長而又激烈的競爭。在此情形下,學習素質的培養、人格的塑造等重要目標往往被忽略。可以說,這種只為升學和就業的教育,只有“形而下”的物質目標,而沒有“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對許多競爭者來說,“決戰”的槍聲一響,不管勝敗,“教育”和“學習”就都結束了。因而,一個人的學業、分數和學歷與他的素養和人格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絕大多數人沒有閱讀的習慣和終身學習的素養。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之所以愿意接受教育、投資教育,是因為能夠在此過程中得到分數這個獲勝的籌碼。至于通過什么途徑,成長為什么樣的人,都不是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如果不改變這種教育觀,任何技術的創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將蛻變為分數競爭的工具,無數次變味的“教改實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困難重重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