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滇西高原洱海之源彌茨河畔的鄭家莊,是一個擁有漢、白、藏、傣、納西、傈僳、彝7個民族的多民族聚居村落。團結和諧的民風,讓“厚教興學”的風氣在這個村落已成為婦孺皆知的事實。
因廣大村民心懷美好的教育之夢,這個40年前連一個教師都找不出的村子,接連走出了40多名大中專學生;由于民族團結教育的深入開展,鄭莊小學這個村級完小先后斬獲縣級和省級“民族團結示范學校”等多種榮譽。
一
說起以前的日子,鄭家莊村民、75歲的漢族老大爺鄭曉東總是感慨有加:“那時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特別是六個娃娃一起上學,就只有我和老伴兩個勞動力,成天就只曉得起早貪黑到田里埋頭苦干。鎮上的街天每個禮拜一次,但如果沒有要賣的東西,是絕對不可能上街的,出售之后換成錢就一分一厘攢起來給娃娃們湊成學費!那時上街,集市上的蔬菜水果和肉食別說買,就連看都不敢看。總是菜園里出什么就吃什么,能省一分就省一分。但生活再苦再累,我們從來都沒有讓娃娃停學回家的念頭。還常常告訴他們,學好了文化知識,受益的最終就是你們自己!”
鄭大爺樸素的話語,道出了他和老伴對子女的無限期望。他和老伴一共生養了六個孩子,自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年,大女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四川的一所大學,成為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后,他先后培養了三個孩子上了大學,成為全村子女讀書成材最多的人。如今,他的七個內孫外孫中,除去最小兩個正在讀初中和小學,其他人全都考上了大學,甚至還有一個在武漢讀上了研究生。
二
“鄭莊老師蹲古廟,三個石頭搭個灶;屁股朝天吹個火,鑼鍋飯也燜煳掉。”已退休三年多的白族教師高漢云對這首歌記憶猶新,1970年,他被鄭家莊村民請去當民辦教師,從一師一校到1981年正式組建鄭莊小學,他41年的鄉村教師經歷中,有38年時間堅守在鄭莊小學以及和鄭家莊同一個村委會的共和中心小學。“那時候,村里老百姓的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每家人的日子都很緊巴,所以也不可能有什么正規的學校。哪家有了適齡孩子需要上學,就讓哪家的大人把自家的桌凳送到村里的本主廟里供孩子使用。”
但高漢云怎么都無法忘記1988年的8月,新學年開學,經歷了一個季節的雨水,這個由三營農場馬圈改建成的鄭莊小學房子已十分破爛,校舍年久失修,學生根本無法進到里面上課了。
當高漢云急得像熱鍋里的螞蟻時,村里聲望較高的藏族老大爺何尼瑪二話不說就捐贈了兩百塊錢,解決了學校的燃眉之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技術工的價錢,只是兩塊錢一人,有了這兩百塊錢,足夠讓他請上一百個工人,完成學校所有的修繕工作,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了。
出于感激,高漢云回到家里,連夜刻好了一塊“捐資助學”的匾牌,第二天一大早就帶領全體師生送到何老家中。不想27年過去,這塊懸在何家大門上的匾牌,居然成了這個勤勞致富的藏族家庭教育情緣的一大明證。高漢云說,在何尼瑪老人去世后,他的家人一直心系教育:2002年鄭莊小學新建教學樓,何尼瑪的兒子何國祥捐款8000元;2008年共和同維希望小學興建,他再次捐款1000元,而他在下關工作的哥哥也捐了2000元。
在他們一家的帶動下,鄭家莊村民厚教興學,積極熱衷于學校教育,所有涉及學校的建設,不論多大的自籌款項,村民們從來不打一個咯噔。“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鄭家莊共同的志向,在全體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鄭家莊的孩子早在13年前就搬進了寬敞明亮的鋼混教室,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普通農村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三
“鄭家莊有7個民族,但我們鄭莊小學卻有8個民族的學生。”
民族學生眾多,是鄭莊小學最大的校情。諳熟校情的鄭莊小學校長戴寶才和老師們都知道這個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意義。新學年的統計顯示,學校目前有131名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45人,占總數的34.4%。
“如果孩子們不融洽,家里的大人們能融洽?反過來說,如果大人之間關系不好,學生們能在學校處得密切?”上了年紀的村民喜歡和人繞彎彎。但這些問句讓人感覺合情合理,沒有任何爭辯的余地。
這個村級完小向來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尊重民族習慣。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民族歌曲大家唱、民族文化大家傳、民族情懷大家抒、民族團結手牽手”的主題,在德育工作中和學科教育中,切實將民族團結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滲透。白族和彝族的火把節、藏族的藏歷新年、傣族的潑水節等,學校都會借機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讓學生都穿上屬于自己民族的服裝,舉行歌舞表演和各種文藝節目,讓學生一起歡慶節日,一起感受兄弟民族豐富燦爛的傳統文化。
2012年11月,學校被云南省教育廳、省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云南省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示范學校”。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鄭家莊 洱源 示范村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