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的小軒(化名),今年8歲,出生時因難產導致發育較晚,今年九月份開始入學,但是沒有幾天,他就不能再上學了。由于同學家長的聯名反對,他現在只能在家。小軒的爸爸郭先生稱已經做過康復訓練,同時申請陪讀,但是家長們還是反對。
類似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比如此前曾出現一些學校的學生家長,聯合起來要求學校趕走差生等。這樣的聯名行為,實際是一種“多數人的暴力”。受教育是每一個公民的最基本權利,特別是未成年的孩子,其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具有任何他人無權剝奪的受教育權利。因此,不管學校也好,其他家長也罷,都不能因為孩子調皮或者發育遲緩,就要求將其趕出課堂甚至趕出學校。
當然,一些家長寫聯名信也有無奈之處。特別是個別孩子若是存在特殊情況,比如患有多動癥等,勢必會影響到其他孩子的學習甚至人身安全。對此,我們事實上早有相關應對機制,即設置相關特殊教育機構。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特殊教育的供給與需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針對發育遲緩孩子的教育與康復訓練,缺少系統性機制,甚至缺少專業教育機構。
在呼吁其他學生和家長要對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多一些理解與包容的同時,教育部門也有必要反思,轄區之內有多少特殊孩子,一定要把工作做到位。至少,不能讓“小軒們”無學可上。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聯名趕人”暴露特殊教育短板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