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企合作”在職業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必再爭論、闡發。無論職業院校,還是行業企業,甚至職業教育的行外人,也知道校企合作,對于實踐型技術人才培養的實際意義。好的、良性的校企合作,必然給雙方帶來互利共贏的實惠,打開互助共生的發展大門。
正因為此,我國的職業院校和各自的行業企業界的合作伙伴們,始終在摸索符合各自需求、利益尤其是長遠發展的合作形式,還動用不小的資源,從國外引進和套用一些已經比較成熟的校企合作的思路和已成型做法。于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聽到一些熱詞在職教界頻繁出現——“現代學徒制”、“混合所有制”、“雙師型隊伍建設”……這些熱詞,幾乎都毫不例外地指向一個目標——“校企合作”,如果說得更深一步,就是“產教融合”。后者,實際就是校企合作的升級版,由一校一企擴大到整個行業產業和職業教育界;“合作”這個動態詞匯,也被“融合”這個狀態描述,深深推進到應該是更高的境界——融合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當然,中國職業教育與產業之間的咬合度不深,動力不足,成功成熟面不普及,又有著非常深層次的各類原因。毋庸諱言,職業教育的服務實力與產業要求還差距不小;同時,中國產業的自身能力不足,尤其是區域性的經濟發展實力和產業技術水平的相對滯后,缺乏對職業教育的持續拉動,也造成中國職業教育質量還有待提升。
正因為產業與教育都有各自的劣勢和短板,在合作與融合的道路上,個別企業與院校合作,肯定會有心力不足的時候,整個產業與職業教育的融合,要始終一心一德地不計代價的全力以赴,還不現實。而這時候,政府對于產教融合的系列政策的出臺和對政策實施的現實監管、細化到位,就顯得尤其重要。在目前經濟形勢和教育發展局面下,更有時不我待之感。
要求已經提出了,問題也早擺出來了,國內外的經驗和具體訴求也在產教兩界呼吁多年了,法律法規的修訂、實際財稅政策的出臺、各級財政責任的具體分解、對于企業的強制要求和保障性補助、對于院校的指導和實質性措施,都到了應該盡快明確、充分強化、深入落實的時候了。
對此,產業與職教都深深期待。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政策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