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屬或補充,它與普通教育不是高低層次關系,而是對等的類型關系———這是從上至下對新時期職業教育的定位。但客觀而言,今天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與普通教育仍有巨大差距。那么,職業教育如何突圍?作為深圳中職教育的“長子”,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走出從“自省到自強再到自信”的強校之路:只有遵循職業教育自身規律,構建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寬廣通道,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才能贏得各方尊重,并把職業教育推到與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
8月29日,蔡茂洲在市一職校新學期開學工作大會上,再一次闡述了他的觀點:隨著深圳這座城市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發展,已經對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依然抱殘守缺,僅僅為學生提供技術、技能層面的培訓,而不重視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的提升,職業教育最終必然被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所拋棄。歸根結底,職校的自救之路,就是培養出真正適合時代發展的優秀技術技能型人才。
這樣的人才,絕不僅僅是一個技術能手,而必須是綜合素養很高的專才。蔡茂洲認為,新時代的技術技能人才,至少要具備以下四方面的素養:職業素養、人文素養、技能素養和創新素養。為此,從新學期開始,市一職校已在謀劃全面深入的課程改革。“今年我們重點推課程建設,就是把人文通識課加進去。技能僅僅解決學生當下就業問題,人文素養解決未來可持續發展問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教師隊伍的優化。
去年市一職校綜合高中的試點可謂意義深遠。普通高中班的開設,必然要引入普高課程以及相關的教師。一校之內的普職教育不可能“井水不犯河水”,不僅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由選擇,兩個體系之間的課程也將得到融合、重構。這樣,不管身處普高序列還是職高序列,市一職校的學生都能接觸更多元化的課程。校內學生素養的拓展,教師隊伍的優化,乃至學校文化的升格,都水到渠成。
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有其特點,那就是必須和實訓結合,遺憾的是,以前職業學校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比如一些學生到企業實習,還存在專業不對口,沒有標準指引,沒有評價和反饋機制等弊端。
作為深圳第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市一職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一直是“領跑者”。早在2010年12月,就成立深圳第一家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深圳第一職業教育集團。職教集團現有理事單位84個,其中包括29所職業院校及培訓機構、45家企業單位、10家行業協會及科研院所,已成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優質平臺。第一職校與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華為公司、康佳集團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校企合作企業資源庫和兼職教師資源庫;學校與企業共同建立實訓基地;與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實施“菜單教學”,共同制訂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課程設置,企業為學校提供實驗實訓、頂崗實習、就業指導等。
今秋新學期開學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名單,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成功入選,成為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也是廣東省唯一入選的中職學校?,F代學徒制是一種“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蔡茂洲介紹,這種模式比以往的校企合作更進一步,學生經過三年培養后就直接到企業工作。在這三年中,企業按照對應崗位來設置人才培養標準和要求,共同構建課程,也參與到學生的管理,把企業的文化、專業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融合在一起。今年市一職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在物流和機電兩個專業展開,從本屆新生中開始,得到了各方重視和認可。
更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正在探索中。蔡茂洲透露,學校正在和中興通訊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擬在現有電子信息專業的基礎上,建設中興通訊電子信息專業學院。目前雙方已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這一探索,正是在國家倡導職業院校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進行的。
此前在學徒制的合作模式中,企業并沒有投入真金白銀。聯合辦學企業必須投入大量資源,在原有基礎上做加法。這樣公辦學?;蛘?,可以在不增加資源投入的前提下,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和教育規模的擴大。
“畢竟,企業更清楚未來技術的走向,知道三年后哪些崗位有需求,人才的標準是什么,我們還可以從企業引入技術人員當導師,引入教材和課程內容。這種合作是將各方優勢結合在一起,實現多贏。”蔡茂洲說,一旦這種合作模式取得成功,還可以復制到其他專業和學院。
去年高規格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后,深圳多次召開會議學習貫徹大會精神。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曾說,深圳的職業教育有良好的發展基礎,有責任也有能力扛起職業教育的大旗,做改革的開路先鋒,創職業教育的“深圳質量”和“深圳標準”。
作為深圳中職教育中的“領跑者”,市一職校的辦學探索正好回應了這種期待。學校創辦于1983年9月,是深圳建市后成立的第一所職業技術學校。1996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重點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12月,成立深圳第一家區域性職業教育集團———深圳第一職業教育集團。去年,學校被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同年又率先在深圳探索綜合高中試點。
提升中職教育質量,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體現在市一職校的具體辦學中,就是對“兩循環四通道”的打造。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的“題中應有之義”,學校的“兩循環”之一,就是構建學生在企業與學校之間流動的通道。另一個備受關注的“內循環”,就是實現職高與普高的自由轉換。今年,深圳一職的綜合高中實驗班錄取分數超過了不少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度正在逐漸提高。
“二循環”的構建是為了學生更加自信和有準備地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而“四通道”的打造,事實上就是學生成長的“立交橋”。學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發展意愿、擇業意向選擇組合課程,最終可以參加普通高考、高職類高考,也可選擇出國留學和就業。
校方介紹,學校辦學三十余年來,致力于培養復合型、高素質的技能創新人才,累計培養優秀畢業生近40000名。學校在歷次高職高考和技能大賽中成績斐然:升學班畢業生參加高職類高考,錄取率均超過95%;在校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中級考證,一次通過率均超過90%;多年來,就業班畢業生參加頂崗實習一次就業率均達到100%;累計84人獲得國家級獎項65個,其中,一等獎11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9個和優秀獎10個;累計已有32名學生憑技能大賽獲獎而免試入讀高職院校。
“實現中國夢,教育是關鍵。”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對深圳教育發展寄予了厚望。在經過多次調研后,他認為深圳的職業教育走在全國前列,接下來要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在深圳加快構建創新型開放式現代城市教育體系的征程中,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表示,將以“深圳中職教育領跑者”的姿態,朝著建設全國一流中等教育改革名校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人才培養 職業教育 特征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