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至中川機場鐵路工程及站房簡介
蘭州至中川機場鐵路自蘭州西客站引出,下穿蘭新第二雙線并入既有蘭新線通道,經(jīng)陳官營至西固城,后折向東至石崗北跨黃河,沿李麻沙溝東岸行至中川機場,預留貨運及向張掖延伸接軌條件;設計時速160公里。該項目由中川本線和貨車直徑線兩部分組成。中川本線全長60公里,設大、中橋梁16座,隧道5座,橋隧比重43%;貨車聯(lián)絡線自蘭州北編組站西端引出,至既有蘭新線K44+000處接軌,線路全長22公里,設大、中橋梁8座,隧道14座,橋隧比重94%。
蘭州新區(qū)站:以“紐帶”為設計立意,整座車站形如一條流暢的飄帶,高低起伏、折轉回返,營造了濃厚的現(xiàn)代化氣息,充滿著活力與朝氣,凸現(xiàn)了新區(qū)這座年輕的城市將成為甘肅連接世界的紐帶。站房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5米,地上2層,局部地下1層;車場近期規(guī)模2臺5線,遠期4臺9線。
中川機場站:設計采用了“黃河明珠、絲路蘭州”的設計理念,彰顯了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建筑風格與新航站樓遙相呼應,相互交輝。車站頂部層疊的空間形態(tài)映射了滔滔的黃河文化以及綿延的蘭州絲路;立面采用鏤空手法,似絲綢纏繞、似波水粼粼,使整座車站富于靈性,宛如一塊玲瓏明珠鑲嵌在機場前方。站房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建筑高度17米,地上2層,地下1層;車場規(guī)模1臺4線。
陳官營站:設計從“絲綢之路、黃河文化”入題,排列有序的曲線宛如古絲綢之路上絲綢留下的身影或是一條條邁向小康社會的路,勇敢的甘肅人不斷探索最終走出了輝煌的“絲綢之路”。站房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4米,地上主體一層,局部2層;車場規(guī)模2臺4線。
福利區(qū)站:設計取站名中“福”字的吉祥之意,納入蘭州絲綢之路文化內涵,形成“絲路繞福”的建筑意向,造型猶如綢緞絲絲展開、交互并織,體現(xiàn)“絲路繞福、利系金城”美好祈愿。站房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14米,地上2層,局部地下1層;車場規(guī)模2臺4線。
西固站:設計創(chuàng)意取蘭州日益騰飛之氣勢,建筑立面由起伏有序、猶如絲帶般的線條圍合而成,代表著古絲路文化、黃河文化、奇石文化和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在西固交融輝映,鑄就西固“開放奮進、兼容并蓄”的城市個性和品質,也展示西固兩翼齊飛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再造蘭州的宏偉目標。站房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站型為線下式(高架站),候車區(qū)一層位于地面,站臺位于20米高的橋上,車場規(guī)模2臺2線。
機場地下站工程由中鐵21局施工,甘肅信達監(jiān)理公司監(jiān)理,地下站由鐵一院設計,地上站房由同濟院設計,車站采用線上式站型,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地下建筑面積21761平方米,為滿足城市規(guī)劃的整體性,機場站采用隧道的方式引入,隧道長3公里,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局部利用鉆孔灌注樁圍護,基坑深13米,寬40米,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車站中心正對航站樓中心,相距90米,建成后,機場與車站人流可通過地下通道直接換乘。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中川機場 站房 蘭州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yè)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甘肅地鐵專業(yè)|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