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加出鐵路發展新常態
長期以來,鐵路作為交通運輸的骨干,肩負著關系國計民生重要物資的運輸任務,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社會運輸需求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突出表現為大宗貨物運輸需求大幅減少,白貨運輸需求快速增長,這對鐵路改革尤其是貨運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互聯網+”興起的新形勢下,實施鐵路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發展,可以說是對鐵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擔當角色的深入探索。近年來,我國鐵路建設特別是在高鐵建設領域,取得了成功經驗,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推進鐵路現代物流建設,就是要在鐵路貨運經營領域,探索形成一個競爭力很強、充分展示鐵路運輸優勢、被世界公認的運營管理模式,走出一條可與世界各國相互交流的鐵路經營和發展道路。同時通過發展鐵路現代物流,有效提升運力資源使用效益和企業經營效益,促進鐵路持續健康發展。
2013年實施鐵路管理體制改革后,鐵路總公司在全路全面實施貨運改革。2014年9月,以發展零散貨物快運為重點,進一步深化貨運改革,大力開發白貨運輸市場,果斷恢復停辦十年的零散貨物運輸,構建覆蓋全國的散貨辦理網絡,大量開行白貨快運列車和直達列車,創新運輸組織和作業方式,壓縮運到時限,打造了一批鐵路快捷運輸品牌,開辟了鐵路貨運新的增長點。
鐵路具有低成本、長距離、全天候、節能環保的優勢,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理應承擔更多的運量,包括大宗貨物和零散貨物,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但2014年全社會貨物運輸量在增長,而鐵路運量在下降,這與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所處的骨干地位很不相稱。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鐵路要發揮好自身優勢,就不能局限于運輸大宗物資,而應著眼于加快物資流動和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具體來講,就是使鐵路在運輸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加大,與其它交通運輸方式的緊密配合,合理分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運輸保障。
筆者認為: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著眼自身長遠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化客貨運輸改革,推動鐵路運輸組織實現創新發展。以發展現代物流為目標,大力拓展物流全過程服務,全方位開展物流經營管理,實現鐵路貨運的轉型發展,努力把鐵路運輸企業建設成現代物流企業,就是對鐵路貨運的經營理念、業務流程、管理機制進行重塑和再造,使整個運輸組織更加便捷高效,物流的網絡布局更加合理,信息技術和財政金融各項手段保障功能更加完備。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加出 常態 鐵路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