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畢業于廣州市技師學院的“90后”, 在2015年的全國勞動模范表彰活動中, 驕傲地走進人民大會堂,站在了全國勞模的領獎臺。
從技校學生到技能 “大咖”,鐘棟鵬是如何完成這一華麗轉身的呢?
面對眾多媒體記者異口同聲的提問, 25歲的鐘棟鵬平靜地說:“我沒有比別人更聰明的頭腦, 我有的只是傻愣愣的執著。”
踏上工作崗位后, 鐘棟鵬更愿意花時間和機器呆在一起, 經常周六周日來單位加班。 機器出現異常時, 鐘棟鵬可以不眠不休兩三天守在旁邊,直到找到原因為止。
據鐘棟鵬當年的班主任黃海波介紹: “鐘棟鵬不讀死書, 不死讀書。他不僅腦子靈活、動手能力強,還吃苦耐勞,做事很有規劃性。”
身穿灰色工作裝, 頭戴橙色安全帽, 在廣汽豐田汽車生產車間,鐘棟鵬每天的工作就是給機器 “看病”, 解決各種 “問題機器” 的疑難雜癥。 在六年的工作中, 鐘棟鵬負責管理的55臺設備, 一直保持正常運轉。
“比如, 我看到兩個型號不一樣的電磁閥, 用的是同一個圖片說明, 我會記下來研究個究竟。” 鐘棟鵬說, 類似情況經常發生, 他總是迫不及待探究問題答案。
“其實創新并不難, 首先要善于發現。” 鐘棟鵬認為, 自己創新的源動力來自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難題。 他會根據現有的不足進行改造, 從而簡化工作難度, 提高工作效率。
當時有一臺輪胎搬送線經常出錯, 導致現場的輪胎裝不了。 鐘棟鵬蹲在那條生產線面前琢磨了好幾天, 終于發現可以通過編寫一個程序, 增加報警功能, 進而保證輪胎不會再分錯。
果然, 鐘棟鵬的程序成功解決了問題, 也大大減少了原有工作量。
2013年,鐘棟鵬組織 “飛輪小組” 成功設計出分流錯誤和輪胎排序錯誤的警報儀, 解決了座椅輸送線速度慢導致的作業延遲問題。
“我討厭重復地做事, 我更愿意通過創新來給自己的工作偷點懶。” 談及自己的工作成績, 鐘棟鵬總是輕描淡寫, 把那些輝煌的過去用玩笑般的自謙一語帶過。
保持好奇心, 是鐘棟鵬制勝的一個絕招。 了解鐘棟鵬的同事知道, 他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就是“要走心”。
在鐘棟鵬灰色工作服口袋里,放著一個小本子, 上面記錄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疑問。 其實, 鐘棟鵬這個習慣從讀書時就已經開始, 一直保留到現在。
在廣州市技師學院讀書期間,鐘棟鵬幾乎跑遍了廣州市的所有圖書館, 通讀了眾多的專業書籍。 勤奮的學習, 為鐘棟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技校 技能 學生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