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教育讓孩子更優秀
海政學校校長向永彪表示,他們探索的給班主任加幫手、班主任進教室辦公等“教育+”做法,不僅有利于營造出“1+1>2”的教學環境,更有利于營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育人環境。
班主任加幫手、進教室辦公等“教育+”模式,是海政學校推行的特色教育方法之一。記者采訪時發現,海政學校所有的班主任都在教室里辦公,政教處趙主任表示,班主任進班辦公“零距離”對接學生,做“平等中的首席”,有利于打造和諧班級,更好地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在“零距離”環境中,班主任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變化,督促他們更好更高效地學習。
除了班主任進班辦公,海政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全校31個班級的班主任都有“2+X”個幫手,兩名校外輔導員、人數不等的輔導老師,每個老師都為自己所“承包”的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等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趙主任告訴記者,這是一種既教書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導,集中老師們的智慧,優化班級管理的一種新型班級管理模式,這個模式加深了導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讓學生在一個充滿關愛和溫情的環境中學習,健康成長。
特色教育令家長賞心悅目
家住府城三公里的李女士,在看了《海南日報》關于海政學校的報道后,正好自己的兒子準備上高中,于是決定親自到海政學校一探究竟。 一進校門,首先看到的是校門右側的學校簡介。海政學校近年來有150名學生分別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名校錄取,一本平均上線率46%,二本上線率70%。2011年,胡惠達同學以861分被北京大學錄取,去年蔡穎婕同學以817分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
操場上,體育老師朱江正帶著學生做運動,“1、2、3、4,把動作都做到位”,學生在指令下認真完成動作。操場另一側,一位穿著制服的女大學生正與一群學生熱烈討論,她的身份是校外輔導員。在李女士看來,校外輔導員年紀與學生相仿,易于溝通,能夠在學習生活上給予更多幫助,這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
此時教學樓內傳來了陣陣讀書聲,授課老師在講臺上講解,黑板上寫滿了板書,多媒體屏幕上還配有圖畫,課堂氣氛活躍而秩序井然。教師辦公室內的老師也沒閑著,李女士看到一位老師正在和學生談心。“老師能夠及時地去關心學生,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工作,這對我們家長來說,真的減輕了不少負擔”,李女士有感而發。
經過參觀考察,李女士心中有了答案,孩子需要在關愛和監督的環境下成長,學校認真負責,家長放心信賴,這里就是她心中理想的學校。而海政學校的師生們,用自己的故事、感受和變化,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和期盼。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特色教育 孩子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