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越來越近,有人看準高考市場,砸12000多元購買了一套《人才測評軟件》作為考生選擇專業的參考。“這套軟件能評測自身素質、職業生涯規劃等,能看出自己以后更合適在哪個方面發展。對考生而言,評測后更容易找到合適自己的專業,還能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有效的職業定位和職業發展指導。”厚街鎮河田社區的黃先生說,目前已有10多位考生測過此軟件,他們大多認為,該軟件測得比較準確。
買下軟件希望能減少畢業生困擾
今年41歲的黃先生畢業于浙江大學的化學系,是一間化工公司的老板。這套“高價”軟件是他最近買的。黃先生數,在成長和擇業過程中,他有類似考生的困擾,不知自己適合什么專業,哪個方向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優勢和潛能。
“當時有提供測評的服務,但是不流行,又擔心不準確而錯過了。后來我在社會中兜兜轉轉過了許多年,才找到自己的優勢,但時間和青春已無法挽回。現在很多高三和大學畢業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我把這軟件買下來,給大家提供幫助和服務,說不定能幫到不少人。”黃先生說。
黃先生表示,這條軟件有黃光裕通過測評放棄賣時尚的服裝,改做家電等的故事,也包括軟件開發者趙建華跟進這個測評軟件二三十年,利用他跟國美的合作關系驗證了不少人。“準確率達96%的故事,對考生和大學畢業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套軟件只能測試3000人次
“買回來幫自己和一位考生測試過,感覺蠻準的,所以繼續推薦給大家用。”黃先生說,這套軟件三年前面市,在電腦上只能以加密狗的形式操作,而且整套軟件只能測試3000人次。
這套軟件分社會人士和學生兩種的,軟件上的題目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完成,單項大概需要半小時,而總測約要2個小時。采訪期間,高三畢業生阿艷正在評測。她做的單項測試——“類比推理能力測驗”,這份測驗共有60道圖形作業題,每題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是圖形模式,其中一塊被蓋住,下面是選項。測試人要選擇能把上面圖像能填補完整的圖案。
阿艷的評測結果非常詳細,內容有幾頁紙。第一頁是能力得分,包括類比推理能力、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數學能力等,然后再對職業方向,情商、人格等作分析,最后有職業推薦結果。“原來我比較合適做教師、醫生和編輯的。”阿艷表示,測試結果符合自己的想法和特長。
“目前,這套軟件還沒在網上進行付費評測,想要測試還得要把整套軟件買回來。所以,如果有學生想測試,我打算以優惠的價格讓他們測測,以精準定位自己的優勢。”黃先生說。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前程 考生 軟件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