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的今天,需要的不是多批評而是多建設,教育呈現出的是包容性。社會發展多樣性,教育環境也需要多樣化建設,不是局限于考題難易程度變化。對此,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表示,高考改革涉及到減輕學業負擔,但是更多的是希望減輕年輕一代的心理負擔。
對于多樣化發展,巨人教育集團董事長尹雄說:“高考改革的重點是觀念的改變和高校自主化的改革。低分不一定低能,但是低分多數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這也是高考招生的一大缺陷,這體現出高考對于藝術人才的推動和評價還是不夠,而這恰如我們當前面臨的綜合素質評價,需要更加專業的評測。”
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僅僅是高考形式的調整,高等教育也需要改革。正和島總裁黃麗陸認為,基于現今80后、90后公民觀念的改變,高考壓力其實在逐漸減弱,同時從職業人角度看,多數學生走進職場需要經歷二次教育,而企業多數將品德和學習能力定為首要考慮目標,已由知識選擇轉為能力選擇的過程,因此,高等教育改革比高考人才的選拔更急迫,也更困難。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則認為,無論從教育內部還是外部社會環境看,高考改革都擔負著過大的社會責任,而這需要將教育體制改革與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作用,才能讓高考在社會責任方面得以松綁。
論壇最后,各企業家和教育界專家分別對高考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議。據悉,參加此次論壇的有,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瞿振元,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文東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評估分會副會長周作宇等11名教育界專家,和北大青鳥集團副總裁陳宗冰,好未來(學而思)集團高考研究中心主任鄧楊,巨人教育集團董事長尹雄,北京風向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鄭遠標等11位企業代表。北師大高教所全體老師參加了本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