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武漢市交通學校摸索出的職業人才校企共育、重點專業校企共建、雙師隊伍校企共培、辦學成果校企共享的“四共”校企合作模式,成為我省職業教育的典范。
解讀一:職業人才分層培養
堅持訂單式人才培養。2008年學校辦東風機電維修訂單班,至今已為企業一線崗位輸送合格適崗學員近300人。近年來該校陸續與東風標致、芬蘭通力電梯公司、海斯坦普金屬成型武漢有限公司、李爾中國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了“東風標致”、“通力電梯”、“海斯坦普”、“李爾班”等訂單班。
堅持頂崗實習與就業一體的人才培養。根據不同企業用人需求和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變生產實習為“頂崗實習與就業一體”的教學方式,學校先后與數十家企業合作,聘請企業業務骨干與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共同組成管理團隊,負責學生的組織教育、技能指導和考核上崗工作。
解讀二:專業發展分類推進
校企共同開發校本課程。2012年學校成立了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車身修復、電梯安裝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等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定期邀請企業委員共同規劃和調整學校的專業課程結構。汽車專業開發出《汽車與雪鐵龍企業文化》、《雪鐵龍轎車機電維修》、《雪鐵龍轎車保養工藝》、《雪鐵龍銷售與服務》等6個校本課程。電梯專業“訂單班”將電梯公司的電梯維修工作過程轉化為學習過程,實現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對接。
校企一體構建評價模式。學校對以建立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教學評價模式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機電專業在通力電梯公司建立工作站的“通力模式”,汽車專業在訂單班教學管理過程中與企業共同制定了企業面試、雪鐵龍總部考核、實習網點考核“神龍模式”。
解讀三:教師技能分級達標
近年來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了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企業的培訓22期,培養了汽車專業“雙師型”教師近20名,其中有4名青年教師參加全國汽車類教師技能大賽獲兩個一等獎、兩個二等獎,還有多名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汽車維修技能大賽,并獲一等獎,被譽為“金牌”教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