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軌道教育 31年 華山教育集團·北方技工
發布時間:2016-09-28 04:09:09
瀏覽量:
分享到:
新學期開學后,儋州市峨蔓鎮的峨蔓中學校園內一片寧靜,由于沒有招到新生,學校的老師也都調配到周圍鄉鎮學校去了,之前初二初三的學生也轉學去了其他學校。
村鎮學校生源流失,并非是近段時間才有的新問題,而是早已成為常態,放眼全國也是一個普遍性現象,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大可不必過度擔憂或感傷。這一現象反映了諸多現實:一是農村生源整體數量在減少,且不斷向優質教育資源集中;二是適齡兒童隨父母在異地就學難的問題得到了較大緩解;三是隨著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改善,區域性優質教育資源呈現出的“虹吸效應”,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周邊農村學校的學生進入市、縣優質學校就讀。
的確,這一趨勢會扼殺村鎮學校的發展,但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說,這又何嘗不是在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高效、集約利用?與其“攤大餅”式的實現教育均等化,倒不如擴大區域性優質學校的辦學規模,使更多學生能夠更快、更便捷地享受到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來得真切。隨著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交通條件的極大改觀,以及學校住宿、飲食條件改善及補助增加,原本立足于讓學生在家門口上學的村鎮學校、教學點,在一定時期內發揮過重要作用后,便逐漸失去了市場,進而退出歷史的舞臺。
村鎮學校生源數量呈斷崖式下降,也說明了一些地方城鄉教育資源均等化的滯后與失敗,或者說,教育均衡化的速度遠遠低于學生及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追求的迫切程度,村鎮學校生源流失、城區學生爆棚就是學生和家長用腳投票的結果,對此,我們正視農村學子進城接受高質量教育的現實需求。如新聞所報道的峨蔓中學,教學樓破舊不堪,校園雜草叢生,各種設施已經老化生銹,不僅硬件設施與城區學校差距太大,“軟件”也沒法比。試問,在這樣的學校學習,又何談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綜合發展,又如何能在與城里學生的競爭中有平等的競爭力?
教育均衡化的本質,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到最優質的教育教學,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歸根到底是基于學生的均衡化,而非是基于區域、城鄉的均衡化。不能說城里學校有幾千名學生建了高標準的體育館,村里的小學只有幾十名學生也要建一個,這不是教育均衡化,而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面對村鎮學生向城區學校涌動的趨勢,相關部門需要做的是,尊重學生及家長的意愿,及時調整固化思路,并不斷創造條件,努力保障每個適齡學生都能便捷享受到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農村 學生 甘肅|蘭州|技校|技工|中專|大專|甘肅技校|蘭州技校|職業學校|職業技術|高級技工|甘肅中專|甘肅大專|定向招生|高薪就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汽車維修與美容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烹飪與酒店管理專業|工程司訓專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計算機專業|
城六區高等教育不再校內擴建
北京5年內逐步實施12年免費基礎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 2015-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