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以“未來七日——從深圳觸摸未來”為主題的首屆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暨中國國際科教影視制作人年會進入第二日,各項科普活動陸續展開。
21日,作為本屆科技影視周系列活動之一的“科技科普講座”活動迎來了兩位重量級科技專家——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臺灣大學天文學教授孫維新。兩人分別圍繞“走近中國高速鐵路”、“天文科普的技術應用與創新”話題進行了演講。
據介紹,科技科普專題講座從9月21日開始,將一直持續至27日,每天都會安排不同領域的科技大咖,與現場觀眾暢聊未知的科技世界。其他演講者還包括知名科幻作家、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終生成就獎獲得者王晉康,國際地質科學家、ESM基金會主席愛德華先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卡爾諾獎獲得者、科普作家鄭永春等人。這些科技大咖將會在科教影視周期間與科技愛好者分享宇宙世界的最新探索奧秘、科學創作如何與藝術創作交融等新鮮話題。
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
1955年8月出生的何華武院士長期從事鐵路工程技術工作,主持了幾十項鐵路樞紐、鐵路干線的勘察設計、咨詢評估、技術決策。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他主持了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工程;組織了鐵路客運專線(高速鐵路)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及系統集成總體優化,為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何華武先生在演講中指出,中國高鐵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技術引進到自我創新,從合作研發到獨立自主創新,中國高鐵標準正逐漸超越過去的“歐標”與“日標”,逐步將“中國標準”推向了“世界標準”,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他還為現場的科技迷們具體介紹了我國鐵路建設過程中遭遇的復雜地理環境,以及列車動力牽引、環境保護問題。
目前,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突破2萬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穩居世界第一。平均運營速度、建設水下隧道等多項指標均創下世界紀錄。
按照最新發布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比2015年底翻一番。到2030年,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
軌道開發加快城市建設
何華武指出,中國高鐵不僅是創造就業、拉動基建的有力推手,更是國家戰略的一環。從“十二五”規劃到“十三五”規劃,高鐵網絡的完善都是國家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新型城鎮化”以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級戰略的實施都至關重要。
他還特別以深圳為例,介紹了軌道交通對城市建設的拉動效應,“深圳北站附近以前是一片荒地,由于修建了高鐵站,城鎮化發展非???。同時深圳又將北站與城區的地鐵線結合起來,把高鐵站變成了地鐵的一個站點,并在周圍綜合開發,加快了軌道交通財務平衡的步伐。
高鐵發展呈現“五個更”
在展望中國高鐵發展的前沿方向時,何華武用“五個更”進行了概括:
更高速便捷——中國高鐵的設計時速是每小時350公里,未來這將是努力達成的目標,并進一步完善全國高鐵網絡。
更安全可靠——將堅持對輪軌硬度匹配和動車組列車本體的研究,并通過更為完備的系統來保證高鐵工程的可靠性。
更智能高效——將運用高度智能化的高鐵控制體系來縮短最小行車間隔,提高高峰期的高鐵運力。
更節能環保——將通過建設綠色地下通道,采用環??刂萍夹g來增強高鐵的環境友好度。
更可持續化——是指利用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SOD(以社會服務設施建設為導向的開發模式)等模型以及多緯互助系統,更好地實現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高鐵 中國 甘肅|蘭州|技校|技工|中專|大專|甘肅技校|蘭州技校|職業學校|職業技術|高級技工|甘肅中專|甘肅大專|定向招生|高薪就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汽車維修與美容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烹飪與酒店管理專業|工程司訓專業|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專業|計算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