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一輛大巴車載著河北省沽源縣的數十名高一新生駛入北京豐臺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新學期,他們將在這里開始自己的職業教育之路。
“這些學生是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的受益者。”來送學生的沽源縣教育局副局長、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常務副校長李強說,“沽源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滯后,職業教育發展困難,一度在全省排名倒數。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是國家示范中職,有很多優質教育資源,和豐職合作是我們振興職教的契機。”
據介紹,沽源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與豐臺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于今年8月簽訂合作協議。按照協議,沽源學生入學后即可到豐職學習。目前有學前教育、汽車運用與維修、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航空服務、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等5個專業開展聯合培養項目。聯合培養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將在北京學習、參與企業項目課程以及進行頂崗實習,并由豐職推薦就業。
迎接學生的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副校長羅智告訴記者,他負責的洋橋校區接收了十幾名沽源學生,這些學生將和北京學生混合編班,享受完全一樣的教育。由于這些學生遠離家鄉,還會在生活上、心理上予以關照。
“我們都是農村長大的孩子,來北京讀書一直是我們的夢想,現在有這么好的教育資源,我一定加倍努力。”代表沽源學生發言的宋鑫宇說。
據了解,由于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原因,沽源縣教育發展比較薄弱,職業教育一直發展不起來。一方面,每年有60%—70%的學生考不上普通高中;另一方面,作為全縣唯一的職業學校,縣職教中心每年卻只能招到十幾名學生。
“以往很多孩子初中畢業后就會跟隨父母打工,即便想學一技之長,也是到處亂碰,收效甚微。”沽源職教中心副校長常帥說,“我們迫切希望通過職業教育,讓孩子們學到安身立命的本事,擺脫貧困的循環。”
“過去我們也做過不少努力,但是效果都不好,最終不了了之。但這次不同,豐職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不僅幫助我們培養學生,而且幫助我們進行專業建設,提升我們自身的造血能力。”常帥說,“這次來的不僅有學生,還有幾位專業課老師,他們將和學生一起上課,豐職的專業課程和教學方法毫無保留地向我們開放。”
記者了解到,此次合作也試圖突破一些體制機制的障礙。比如,在經費方面,沽源縣直接將學生的教育經費按人頭撥到豐職。而沽源職教中心將掛牌“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沽源分校”,豐職將成為“河北省沽源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北京總校”。
“說到京津冀合作,大家的心態往往是等國家政策,我們之所以能先走出實質性的一步,是因為我們雙方都不怕吃虧,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校長趙愛芹說。
據了解,豐職還和河北省曲陽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省阜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省石家莊市職業財會學校展開不同形式的合作。
“以前,我們挨家挨戶動員,也招不來幾名學生,今年招生人數翻了幾番,到北京接受優質職業教育很有吸引力。”李強說。送完學生,沽源職教中心的干部們僅吃了個午飯,便匆忙啟程。回程路上,他們還要在北京昌平、延慶兩地停留,京北區縣有很多隨家長打工的沽源學生,他們在北京初中畢業后無法繼續讀書,但又不愿回老家。學校希望合作項目能讓這些孩子受益,由沽源招生,然后到北京讀中職。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京津冀 貧困縣 甘肅|蘭州|技校|技工|中專|大專|甘肅技校|蘭州技校|職業學校|職業技術|高級技工|甘肅中專|甘肅大專|定向招生|高薪就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汽車維修與美容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烹飪與酒店管理專業|工程司訓專業|數控技術|機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