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線教育領域的資本動作多的讓人眼花,叫好的很多,唱衰的也不少。但忙著叫好和唱衰,都是看客心態,歷史不是看客創造的,在變革中,他們不付出代價,也不會獲得利益。
互聯網教育這五個字具體什么意思,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姑且算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互聯網教育的理解吧。我對互聯網教育的理解,是利用互聯網的信息交互優勢,教育為本,互聯網為器,實現教育目的。以教育為工具來做互聯網的,在本文中暫且按下不表。
互聯網教育當然威脅線下機構--學生有了更多選擇,分流線下機構客源,這是不爭的事實,今年各家機構的年終內部財報,都會拿這個說事兒。
互聯網教育不等于便宜的教育--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互聯網課程并不是出生就帶著便宜的基因。香港律師資格考試的網課兩萬多港幣一套,斯坦佛的網絡學分課程一門也要兩千美金,因為第一有知識產權保護,第二有資源獨占性和市場需求。國內的互聯網教育只能走低價路線,跟我們多年不完善的知識產權環境培養的消費者意識深度捆綁,聰明的互聯網教育公司會想辦法從產品設計上正面回應盜版橫行和價格預期很低這兩個既成事實。
互聯網教育的效果好不好--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就好像你問一百個人,水果好吃不好吃一樣。首先一百個人有一百種需求,然后水果也有最起碼上百種,所以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就算是爭辯起來,也是雞同鴨講,大家講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現在出現的互聯網教育產品很多,有做線上線下深度結合的,有像魔方英語和英語流利說這樣做寓教于樂的,有做在線視頻一對一外教口語的,有做在線模考的,有OneCourse這樣做精細的學習管理系統的,有To Business的,To Customer的,還有To Venture Capital的。雖然大家的形式不同,盈利模式不同,命數長短也不同,但都是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工作,就是培養用戶習慣。
如果讀者有興趣,我談一下個人之見,在考試培訓這個教育細分領域里,一個“好”的互聯網教育產品,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先建立一下接下來這個語境中,“好”的標準。我認為一個好的教育產品,要實現的目的是“Make Learning Happen",在考試培訓中,直接體現為學生顯著提分。這個標準不管對線下教育還是線上教育都是統一的。我們以任何一個學生的學習生命歷程為標本,一層一層地來說好的互聯網教育產品需要解決的問題,做一些非常淺層的探討。
1. 降低學習成本。這個成本中,應該考慮到試錯成本,時間成本,對學習的心理障礙成本,最后才是金錢成本。根據測評精準匹配學習的能力模塊,按照學生的歷史學習行為大數據靈活匹配后面的學習任務,都是降低試錯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強大工具。互聯網教育產品可以去除學生去實體課堂的路上的時間成本,對于時間緊張的中學生和在職學生群體,都是相當有吸引力的。有些產品用寓教于樂和碎片化學習來應對心理障礙成本,但同時娛樂性的增加,和從碎片化的學習中可以隨時離開去聽音樂查微信打游戲的可能,又增加了學習的時間成本,可謂此消彼長。最后考慮到的金錢成本,國內的互聯網課程目前跟線下課程相比,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對于預算緊張而獨立學習能力極強,善于總結歸納,自己根自己的思考過程左右手互博的學霸來說,可以實現大幅節約金錢成本的目的。但對于大多數自學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金錢成本是比較末尾的顧慮,他們和他們的家長更擔心的是前面幾位的成本。
2. 社會化學習。對低齡學生來說,獨自一人面對電腦的學習過程是非常孤獨的。網絡游戲都有社團、工會,對于90后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社交是有可能完全發生在虛擬世界里的,互聯網學習產品的設計者,懂一些網絡游戲的社群生態,是有必要的。我們翻過來看這張牌的另一面,上課的時候一直聊天說小話的學生,比較難學會老師課堂上在教的東西。對于在線課堂和課下學生的社會化互動的管理,什么時間要限制什么行為,什么時間要鼓勵什么行為,可以借鑒傳統課堂管理的經驗,特別是實體中學課堂和課下的管理經驗。
3. 交互性。我們先借鑒傳統一對多課堂上什么樣的交互是有利于“make learning happen"的。作為教師來說,講課的時候可以看到學生的表情,學生聽還是沒聽,懂還是不懂,幾十張臉,老師一邊吐沫橫飛的講課,一邊都能讀的清楚。根據學生的反應,教師可以選擇重復講解知識點,加入練習環節,或者進行更生動的演繹。學生可以提問,追問,如果問題跟當下的教學目的相關,教師會選擇當時講解;如果學生提問的知識點離題太遠,或者學生只是想要借提問的機會在同學面前出風頭標新立異,教師也可以當時做處理,確保課堂不離題。這些經典交互,如果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部分移植到在線課堂,是最理想的;就怕事情只做一半,為了創造交互的形式,卻失去課堂控制。課堂控制最終還是講課老師的事情,做互聯網教育產品的,只需要考慮給老師提供什么樣的工具,來實現她的目的。
4.確保知識點(Performance Objective)的掌握,檢驗標準為實現學生當堂的行為改變。講到知識點這一塊,我抑制一下自己的教師本位,簡明扼要地談一談。最有效率的教學,是盡快鎖定到學生不會的知識點,考慮學生已經會的知識,丈量培訓前行為和培訓目標之間的距離,進行知識點的系統化構建。在這個過程中,課前測評,課堂知識點解釋,練習,練習輔助,針對學生練習結果的再講解,講解過程中的交互,都是要解決好的。科學的課程設計,以當堂行為改變為目標的課程執行,都可以確保教學過程對學生學習需求解決的精準性,節省時間,減少學生流失率。
5. 課堂學習成果向考場結果的遷移。在這件事情上互聯網教育大有用武之地,因為我們可以讓學生反復模考,精細記錄學生的模考表現,包括每道題目猶豫了多長時間,甚至用眼球追蹤技術研究學生對每一行字的閱讀行為,進行高度仿真的模擬和干預。
在這幾個方面之外,還有很多互聯網教育產品需要解決的問題,才談得上是有生命力的產品。要解決的問題這么多,每個問題上,都還沒有標準答案,都需要嘗試和探索,眾多的從業者,確實沒有時間做看客。
線下教育當然沒有滅亡
線上教育雖然吵得熱鬧,但面臨以下問題:
1 coursera這類,選課的人一大把,完成的人數量稀少。我們說大實話,線上公開課在很大程度上是學霸的樂園。即使文史專業也有大把學生看不進去中文專業書籍,又怎么可能真得看進去用英文講的博弈論?你若在學校里頂著考試的壓力都寫不下去代碼,指著用英語跟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學會這不是逗呢么?是的,確實有人憑借在coursera上的優異成績獲得了學術大牛的青睞乃至MIT的錄取,但那些人本身——就是千里挑一的大天才啊……
2盡管現在線上公開課也開始提供收費證書了,但在現實世界里仍然不被認可。線下教育,比如大學、培訓班,真正提供的是(對考試)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及更重要的,文憑。
3 線上學習難以自我監督。在網上上課本身就容易分心亂看網頁胡亂網購(這種經歷很多人都有吧,捫心自問一下),同學之間亦缺乏互比互學的氣氛,更沒有課后配套指導。
也許我上面這番話太功利了,顯得學習就是為了考試一樣。是的,學習本身確實充滿樂趣,但我們憑著良心說話,沒有考試的壓力,很多東西是很難學進去的,學進去了掌握得也不牢固。筆者讀本科時純粹出于興趣看了不少歷史和社會學的大部頭,因為沒有參加過任何考試,短短幾年內已經忘了大半(所以我現在看書拼命記筆記,恨不得讓同事考察我的讀書成果)。線上教育什么都能給你,交互式體驗天花亂墜,就是不能給你最重要的東西,督促和壓力。
又有人會說了,線上教育便宜啊?
便宜是好事,而且互聯網的發達也確保了便宜有好貨。
但是因為便宜,我們很難珍惜。
人都是有惰性的,我見過太多人報了一堆線上課程卻不去上了——反正便宜嘛。
相比之下,在這個時代到線下報班,你肯定在報班之前就會想:“啊,我報了個班。錢都花了,那就去上課吧。上課的地點在商場里,還能順便吃好喝好,認識些新朋友也不錯。放假以后每天在家犯懶下午才起床,正好報個班調整一下生物鐘。”
還有些人報班是這樣的:在復習考試初期自信滿滿,隨便自學,上網扒拉扒拉視頻。到了中期發現出不來分,于是就開始著急了,滿世界找合適的補習班……
綜上所述,線下教育仍然具有線上教育所不具備的優勢。很多人在報了線上課后仍然會再選一個線下課程。選了線下課程后,還要想辦法控制自己,讓自己集中精力。
退一萬步講,這個時代中人與人的關系多么疏離。正如社交網站讓人掛在網上而音樂節讓人重新走出家門來——線上教育激發人的學習欲望,而線下教育確保你真正把它學會。
云朵課堂最實用的網校平臺開發商,低成本做在線教育的整體解決方案,當天即可開展在線教學,功能包含有:門戶網站、課程展示、在線交易、在線直播教學、高清錄播課程、考試題庫、智能排課、問答社區、會員積分,學員電子檔案管理等,支持PC、pad、APP、微信網校,產品按需付費,成本可控,讓您最小成本搭建自己獨立網校平臺。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