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實驗幼兒園方圓綠茵園介紹,雖然事發地在戶外,沒有監控錄像,但是通過調查,可以肯定家長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5名孩子都是大班的,他們的老師姓葛,是一位有多年從教經驗的優秀幼兒教師。(2016年4月20日中國青年網)
幼兒園學生調皮被逮到,老師竟然要孩子“互毆”,以此來達到消耗精力而不能調皮的效果。面對這樣的“互毆教育”,其實已經涉嫌變相體罰了。而“互毆教育”也再度體現了教育者身上的急功近利。
將互毆教育鼓吹成消耗孩子精力,從而能夠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這樣的借口,可謂是“貽笑大方”。但是,透過問題看本質,卻也能夠看出老師企圖通過互毆方式,達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讓孩子沒有精力,自然就能夠乖乖服從安排了,這種“創新”的教育,其實就是一種另類的急功近利。
“互毆教育”暫且不論效果有多好,但其中卻存在諸多弊病。倘若互毆造成孩子受傷,這該由誰買單?而互相毆打容易助漲孩子身上的暴力傾向,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僅不能幫助孩子,還可能造成“毀人不倦”的效果。
有人覺得,幼兒調皮,但老師打不得,罵不得,這樣的做法是無奈之舉。這樣的同情看起來能夠得到人的理解,但卻只停留在了“表面”上。教育本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倘若什么問題都可以通過互毆之后來解決,又怎么能夠算得上教育。企圖用發泄完精力就好管理的方式來辯駁自己所犯的錯誤,就是一種變相詭辯
須知,教育本來就不是“圖快”。互毆之后好管理的邏輯,看似言之有理,其實走的就是教育的“快車道”。這種企圖能夠最快得到教育效果的方式,往往會造成教育的本末倒置。教育者應該學會因材施教,應該學會如何放慢教育的步伐,尋找最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靠這種“急功近利”的方式來達到教育的最大化。
“互毆教育”看起來只是個例,卻反映了當下教育的急躁。往往希望通過某種捷徑來達到教育的最大效果,但卻弄巧成拙。不管是體罰還是這種“互毆”都是當下教育的一種病,必須要嚴肅對待,才能避免類似的教育再度出現。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另類 劉頌寒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