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教育界人士感嘆,素質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但“分數才是硬道理”“一切為了高考”的論調從未改變。面對現狀,不少教育界的人士深感轉變觀念的迫切。“現在的社會比較急功近利,但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事情,要慢下來、靜下來”。在梧桐山腳下的美麗校園里,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校長寧革就著一杯清茶侃侃而談。在他看來,每個孩子在不同方面都有一個固有的高度,而TA的人生高度并非單由某一方面所決定。“這就像是一條條的拋物線,每條拋物線都有一個最高值,我們教育者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拋物線。”他的觀點和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不謀而合。
A
教育要尋找孩子的另一條曲線
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擁有包括語言文字、數學邏輯、視覺空間、身體運動、音樂旋律、人際關系和自然觀察在內的7種智能,是多元化的存在。“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幾乎都急功近利地希望孩子在文化課上取得可觀的成績”。在寧革看來,孩子的人生高度可以分成很多條曲線,而這些曲線就是學生在藝術素養、人文素養等多種智能方面的數據化。誠然,有些孩子生來就是“學霸”,但大部分的家長都只專注于孩子的文化課,甚至不惜花很長一段時間和工夫迫使這條曲線達到頂峰。殊不知,可能在另一個方面,只消些許點撥和打磨,相應的曲線便能輕松達到最高值。
眾所周知,每一種智能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著巨大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組合,例如:建筑師及雕塑家的空間感(空間智能)比較強、運動員和芭蕾舞演員的運動智能較強。環境和教育對于能否使這些智力潛能得到開發和培育有重要作用。然而,現在大多數家長都是急切地盼著原本就不在同一道路的孩子們奔向同一目的地,成績成了社會衡量孩子最重要的一桿秤。
“要改變大多數人應試教育的理念并非易事,羅外不想束手就擒,隨波逐流。”寧革說,在羅湖外語學校,老師經常拿著報紙去上課;課堂上常看《開講啦》《超級演說家》等電視節目;課前5分鐘固定是學生演講時間……梧桐山下的安靜讓羅外的學生靜靜地積淀,不喊口號、沒有喧囂地修煉著“內功”。寧革認為,教育需時刻葆有“竢時”的品性,社會各方也要認識到這點,肯靜下心,肯花工夫,等待孩子“蝶變”的瞬間。
慢工出細活是需要堅持的理念
在寧革身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我兒子語文考了57分,數學也就60多分。這樣下去怎么辦,實在是教不好了。”數月前,寧革校長的好友向其請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在了解好友兒子學不進、考不好的原因后,寧革使出了出人意外的“殺手锏”—收拾床鋪和寫好字。“小家伙告訴我,考試的內容其實都會,但就是馬虎大意才考不好。因此,我想先讓他沉下來,靜一靜。”
在寧革的鼓勵下,好友的兒子每天都收拾好床鋪和桌面并拍照發給他。慢慢地,這個行為成了孩子的習慣。同時,寧革發現小家伙的字寫得特別大,大到完全超出方格。“從他寫的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心不在焉和浮躁。”為此,寧革一再鼓勵孩子說,把字寫進方格就是最大的進步。“小家伙真的做到了,把字寫小、寫好需要他更有耐心,也是對他性子的磨練。”
“教育本就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急不來的。”寧革一再強調,社會的快節奏和喧囂讓大家的性子變得急躁不堪,無意中也將這種壓力施加在孩子身上,“我們急,卻苦了孩子”。為了讓孩子的成績有所提升,不少家長都選擇報名各種補習班,其實這只會適得其反。“我們需要慢下來。”寧革說,對于教育者來說,只有“慢”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對于學生來說,只有“慢”才能真正享受教育服務,實現個體成長。而教育的本真之所以是“慢”,還因為育人者承擔著為孩子繪就一生的底色的職責。
安靜繪就孩子一生的底色
在寧革的眼中,“靜下來”也同樣重要。羅外一直秉承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教學理念,在校內、在課堂上激發每一個人的光華和潛能。在羅外,文化課成為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最佳平臺,以素質教育為出發,以應試教育為到達。“一個人如果連在一群人面前講話、表達自己思想的膽量都沒有,就不用談其他的能力了。”寧革尤其看中孩子接受教育過程中的積累,他鼓勵將演講、辯論、閱讀、溝通這些最基本的習慣植入課堂的每個角落。“當他能口若懸河地發表一次又一次演講時,還愁寫不出高考的那篇作文嗎?”
寧革認為,安靜包含了社會、校園、教師、家長和學生等方方面面,而營造安靜的教育環境并非靠管。“校園不是束縛孩子的地方,而是把世上美好的東西澆灌于孩子身上,并與之發生神奇化學反應的樂園。”寧革說,教育不是建立在嚴加管控的基礎上,以管代教的方式不僅壓抑了孩子的天性,還會讓他們心生抵觸。比如,在“學生能否帶手機入校”的問題上,羅外學生有著百分百的自主權。“想要學生自律,前提就是給予他們信任”。作為一校之長,寧革清楚地知道,允許帶手機進學校,上課時就一定會有孩子忍不住玩。但他覺得,不能因為個別孩子不自律就抹殺掉對所有學生的信任。
“我們自私地認為,嚴管是對孩子好。其實,這都是社會太過浮躁的結果,家長、老師無法平靜下來,來不及思考要如何用最恰當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只是想當然地采取這些簡單暴力、直截了當的手段去一刀切,一手抓。”他表示,不論是教育手段、方法還是理念,前提都是教育環境的安靜。我們要慢慢地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天賦和亮點,再耐心打磨,繪就孩子一生的底色。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