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24日到29日,政協咸陽市七屆四次會議、咸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相繼召開,就市民關心的教育話題,華商報記者采訪了咸陽市教育局長李強。
去年二本上線人數全省第二
華商報:教育是一項全民關注的民生工程。在過去的一年里,您印象最深的3件事有哪些?
李強: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咸陽教育系統收獲豐碩的一年。教育質量取得歷史性突破——二本上線14369人,首次位居全省第二;全省的職業教育現場會在咸陽召開,副省長莊長興評價咸陽職業教育“規劃定位高、工作措施實、發展環境優”;教育創強工作力度大,4個縣區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合格縣評估驗收,3個縣市區通過省上“雙高雙普縣”評估驗收。
強化職業教育 組建職教聯盟
華商報:咸陽目前的職業教育狀況如何?
李強: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后不久,咸陽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我市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印發5份配套文件,形成了具有咸陽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格局,在全省范圍內有較大影響力。
同時,全省高職共37所咸陽就有7所。為實現資源整合,市政府和教育廳聯合批準組建職教聯盟;整合企業、學校及相關行業的有利要素,組建咸陽職教集團、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業等3個集團;按照區域特點整合組建了秦都現代服務業、禮泉現代農業、彬縣能源化工、武功裝備制造業等4個區域中心,輻射帶動區域內其他職教中心的發展。
均衡教育發展 促進教育公平
華商報:在促進教育公平方面,咸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強:為解決上學難、上學貴、大班額,咸陽把學校的布局規劃以法律形式納入實施,到2020年“十三五”末,全市教育總投資達105億,新建中小學幼兒園277所,改擴建1400多所,僅僅主城區就新增加80多所學校,新增加學位83000個。
為了遏制以“分”、“權”、“錢”、“情”擇校“四風”,我們對劃分的上學區域進行了調整,對高中招生采取強硬措施,實行網上統一填報志愿、統一錄取等方式,給偏遠農村初中的孩子一定比例到城市上高中;行政推動確保校長教師交流輪崗,2015年參加交流輪崗的教師2884人,占全市符合條件教師總數的14.39%;創建“咸陽市中小學教育發展聯盟”,目前全市聯盟學校達到185所,按照“城區學校+農村學校、優質學校+薄弱學校”的捆綁發展模式,實現校長、教師教育理念、資源、方法、成果同優共享等等。我們正努力讓每個學校達到國家標準,設施建設、師資配備、教育質量等基本接近,以這種方式促進教育公平。
今年起數學、英語高考用全國卷
華商報:今年高考有哪些新變化?
李強:陜西省高考改革的變化,是從今年開始,數學、英語回歸使用全國卷。那么英語就增加了聽力考試,在英語全國卷中,聽力分值占20%。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主城區 學校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