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法律職業改革與法學教育未來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行。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李樹忠以及來自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法學專家教授出席了研討會。會議由李樹忠主持。
李樹忠表示,現在的法學教育重在定位、性質與目標3個方面,對法學教育的定位是什么、法學教育的目標是什么、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法律職業資格是不是可以從司法職業拓展、誰有資格參加全國統一司法考試等問題進行了表述。這些問題還需要各個學校一起探討。而針對法律職業改革,李樹忠指出,現在的問題集中在3點,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他同時表示,希望能從各專家學者的發言中收獲靈感。
黃進在發言中表示,法學教育改革一直是黨中央高度重視的一環,現在我們國家正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核心就是人才,而法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人才,所以法學教育改革是毋庸置疑的,關鍵就是怎么改,如何改,改什么。黃進指出,要改革,首先要注重傳承與發展,要有統籌的機構,制度,安排,各個機構只從自身方面考慮對于改革是沒有作用的,缺少統籌正是現在改革的關鍵;其次,要把法學教育的定位抓準。黃進說,法學教育就是法律職業教育,并不是通識教育,法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讓社會有正確的法律指引。黃進指出,所謂職業教育并不是把自身降低了,在英語中職業教育就是professional education,是專業化的教育;第三,一定要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結合起來考慮,在中國的背景下,不宜放棄本科生的教育。但黃進同時強調,怎么結合也是關鍵,他認為,現在對于法科研究生培養的觀念有誤。法學也是專業學位,并不是說法學碩士博士就是鉆研學術了,實務工作也是不可忽視的;第四,黃進表示,法律職業改革一定要研究制定法學教育質量標準,統籌的標準。同時,改革課程體系、內容、方式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體系改革上,可以適當地壓縮現在的核心主干課程,在內容上,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也更加重要。而教育教學方法上,要強調案例與實務教學必不可少。
付子堂表示,現階段的法律職業改革離不開國家統一發布的“決定”、“意見”和“方案”3個重要文件,而其中對于“意見"的討論也是本次會議的主旨。要關注法學教育的定位、法學教育的學制、法學教育的培養模式、法學教育的課程體系、法律職業準入基本學位制度、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法律職業資格與法律職業就業關系、法學教育師資隊伍以及法學教育布局等問題。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意見”所涉及到的基本原則、法律職業的范圍和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條件、法律職業人員任職前培訓制度等內容。付子堂指出,原則、條件、范圍和內容是展開討論的四個基本原則,法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法律職業人才。
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法律職業教育怎么改、改什么的問題各抒己見,就法律職業現階段存在的現狀、問題作出分析,全面梳理了法律職業改革的原則、條件、范圍和內容等基本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教育 研討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